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红星照耀十堰|均县苏维埃政府十堰首个县级苏维埃政权

时间:2021-04-25 10:09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均县苏维埃政权旧址(资料图片)。

1931年5月24日,均县(今丹江口市)苏维埃政府在浪河店正式建立,机关设在小店子福音堂。这是十堰地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也是鄂西北革命根据地最早建立的苏维埃政府组织机构。两天后,在浪河店建立了浪河市苏维埃政府,下辖12个乡政府。在红军的帮助下,6月上旬又在均县的盐池河、吕家河建立两个区13个乡苏维埃政权,以及群团组织和地方武装。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 记者 朱江 报道:

红三军转战均房一带,创建进攻根据地

1931年3月下旬,红二军团被改编为第三军,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委、孙德清任参谋长、柳直荀任政治部主任。4月底,红三军主力部队从远安出发,经南漳东巩,兵分两路向保康挺进,踏上了转战鄂西北的艰难征途。

4月底,国民党武汉行营纠集10多个团兵力,分三路直扑位于保康县的马良坪,妄图趁红三军立足不稳,将其一举消灭在远安、南漳、保康一带。

5月13日,贺龙率红三军七、八两师主力,经歇马河进入谷城境内,15日在谷城大观音堂会合了中共鄂豫边特委领导的谷城薤山游击队。红三军以4个团的兵力迅速围歼了敌保安团,占领了石花街镇。经中共鄂豫边特委请示党中央批准,红三军暂留均房一带,创建“豫南、鄂北、鄂西的进攻根据地”。

1931年5月24日,均县苏维埃政府建立

红三军主力在石花街休整后,于5月21日兵分两路,向均县城进军。23日凌晨,红军占领了均县城。红三军在城内帮助均县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镇压了城内民愤极大的10名恶霸和豪绅,深入到基层,发动群众创建苏维埃政府和开展分配土地的斗争。

5月23日上午,红三军在均州城内召开追悼革命烈士大会,近万名群众参加了大会。柳直荀挥笔写下挽联“铁打均州被红军攻破,钢铸头颅为工农牺牲”,横额“浩气长存”。追悼大会之后,贺龙等人为烈士选择安葬墓地。13名攻城牺牲的指战员被安葬在城内静乐宫祖师殿前已成废墟的龙坡平台上。1957年,这里建亭立碑,正式修建烈士陵园;1961年因建设丹江口水库,烈士迁葬在丹江口市金岗山。

据2006年6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共产党十堰历史》第一卷(1919—1949)记载:“5月下旬,先后在浪河、老营等地建立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府。这是鄂西北根据地最早建立的苏维埃政府组织机构。”

1931年5月24日,均县苏维埃政府在浪河店建立,机关设在小店子福音堂。政府主席高泽普,秘书刘鼎三,经济委员罗云程、杜善安,土地委员袁祖斋,军事委员徐达,肃反委员向光远,粮食委员杨化之,劳动和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主席罗志荣。

在房县铸造的马克思头像银元(左),目前尚属孤品;列宁头像银元(右),现存世10枚左右。

两天后,在浪河店建立浪河市苏维埃政府,下辖12个乡政府。在红军的帮助下,6月上旬又在均县的盐池河、吕家河建立两个区13个乡苏维埃政权,以及群团组织和地方武装。

与此同时,还建立了苏维埃军事组织。5月28日,均县苏维埃建立了均县红补军纵队,直辖3个大队,共有460多支枪。

5月31日,国民党纠集鄂豫边界悍匪张连三部向均县城进犯,红三军激战6小时,敌遭挫败溃逃。为了扩大根据地,6月9日,红三军主力主动撤离均县城,转入武当山地区。

到了8月25日,均县苏维埃政府遭到敌人严重破坏,被迫向武当山后山转移。8月28日,贺龙率部在袭击谷城之敌后赶往官山吕家河,重建均县苏维埃政府。8月31日,均县苏维埃政府重新开始工作,直到1932年1月25日,官山地区各级苏维埃政权在强敌进攻下不复存在。

首创发行了马克思列宁头像银元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贺龙率红军主力于1931年6月14日翻武当山向房县转移,开辟根据地的重心移至房县。

6月18日,贺龙率红军主力攻克房县城。在保康骆坪战斗中突围到房县九道梁的八师师长许光达得知消息后,立即率二十二团和教二师向房县城进发,6月20日与主力会师。至此,红三军主力七、八两师全部进入房县城。

在红军的帮助下,房县苏维埃政府很快成立了。7月上旬至9月中旬,红军先后派出300多名干部战士深入基层,宣传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仅1个多月,先后在房县建立14个区、105个乡苏维埃政权,拥有人口20多万人,同时成立县总工会、劳动妇女协会、贫农协会、少年先锋队等群众组织,还成立了赤卫队、红色补充军等群众武装组织,在全县范围内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

到1931年9月,东至谷城的石花街,西至房县的门古,南至神农架的泮水,北至均县的草店,先后分得土地的有30万人。凡是分配土地的农民,都由县苏维埃发《土地分配证》,贫苦农民第一次有了土地,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土地革命带来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民劳动热情空前高涨,为巩固苏区人民政权和红军作战的胜利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统一币制,加强苏维埃金融管理,在房县城开办鄂北农民银行,开展储蓄信贷业务,同时发行了银元和纸币。

房县苏维埃政府还举办干部短训班,选派100多名区、乡干部参加短期培训,每期一周或半个月;先后在城关的西关、北关、许家台子、太山庙等开办列宁小学,吸收适龄儿童入学,实行免费教育;区、乡苏维埃政府在农村普遍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组等,进行成人教育。

长期研究十堰红色 文 化历史的十堰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中心)二级调研员桂柏松表示,房县生产的马克思列宁头像银元,在中国货币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首创马克思列宁头像用于中国货币的先河。

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专家孟宪杰介绍,在十堰境域内,这是第一次出现大规模的红军队伍,并且将近活动了一年,开创了一大片红色区域。在鄂豫边临时省委给中央的报告曾称:“整个苏区差不多有500多里,其中2/3的土地已经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分配给了贫农和红军。”根据地分配了土地,开办了银行,发行了货币,还办了学校,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土地革命运动在十堰地区达到最高峰。

( 责任编辑:封荣娟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