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四月打开尘封的记忆:十万大军建二汽 “102”占半壁江山

时间:2021-04-04 08:46    来源:东风头条  字体:  打印  播报

2021年4月1日。

在54年前的这一天,在十堰大炉子沟的工地上,用脚手架搭起的舞台上方挂着“第二汽车制造厂开工典礼大会”横幅,迎风飘动,鲜艳夺目。

这一天,在锣鼓、鞭炮声中,二汽建设委员会主任饶斌以宏亮的声音宣布:“二汽建设,破土动工了!”

在这个四月

打开尘封的记忆

01.webp

▲《东风汽车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刊发专题《不可磨灭的历史 追忆4万“102”人》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二汽开工不久就被迫停工。一直到1969年1月9日,一机部、武汉军区在十堰地区召开二汽现场会议,宣布成立二汽建设总指挥部,二汽建设才进入正轨。而1969年5月14日,建筑工程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决定,组建“建筑工程部一〇二工程指挥部”(以下简称“102”),则更进一步地标志着二汽建设正式展开。

“102”承担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轮胎厂和十堰新建城区民用建筑与市政项目基建任务,以原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为基础,调建工部第六工程局第四工程处,建工部第八工程局第一工程公司、第八工程公司、第一机械施工公司、第一安装公司及局机关的一部分,建工部机械施工总公司长春技校、土石方四个队等单位。从1969年6月起,上述队伍陆续陆续从包头、呼和浩特、北京、贵州、湖南、四川、山西、大庆等地,途经北京、武汉、丹江中转站,向十堰调迁。虽然交通不便,生活十分困难,但是每天进山的人员、设备、器材,川流不息。来自各地的建设者从丹江下火车,乘船至邓湾码头,再乘汽车到达基地,寂静的鄂西北深山小镇,骤然呈现一派热气腾腾景象。我们常说十万大军进山建二汽,其中承担基建任务的“102”人就有4万余,占二汽建设大军的半壁江山。

为什么叫“102”?有人说,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10月1日至10月3日,连续批准了三个大型企业建设,10月2日批准建设的就是二汽。也有人说,是因为二汽是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第102个工程项目。

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关于建筑工程部一〇二工程指挥部革命委员会组织体制的批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102”,走近那段艰苦奋斗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03.webp

▲1967年4月1日,二汽建设委员会主任饶斌以宏亮的声音宣布:“二汽建设,破土动工了!”

1969年9月28日,二汽开始大规模施工建设,二十几个专业厂基建几乎同时上马,一场大兵团作战的阵地战、歼灭战、攻坚战、大会战、支前战,在秦巴山脉、汉水谷地拉开了帷幕。

承担二汽基建任务的是“建筑工程部一〇二工程指挥部”(以下简称“102”)。“102”工程指挥部和各工程团两级领导,大多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参加革命的指战员,到十堰时大多50岁左右;生产技术工人骨干主要是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军人,到十堰时大多40出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建国初期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十堰时大多30多岁;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是20出头,血气方刚,志在四方,满腔热血,决心在二汽建设中接受锻炼和考验。二汽建设初期,“102”共有职工4万多人。

从1969年至1981年,“102”共完成二汽工业与民用建筑总面积240多万平米,完成建安产值11.3亿元,安装生产线560条、自动线117条,并承建了为二汽配套的东风轮胎厂,以及二汽厂区铁路、公路、桥梁、防洪、水库、供水、供电以及城市建设配套工程,其建设规模在全国三线建设中首屈一指。

坚守阵地战

深山沟里摆战场

二汽建设分为四大片,东部为茅箭底盘片,西部为花果发动机片,中部为张湾总装冲压片,中部偏西为红卫后方生产片,北部还有东风轮胎厂。片内各厂比较集中,各片之间适当分散。

“102”各工程团与二汽专业厂同步启用“五七”(“武器”的谐音)代号,每一个工程团都有代号,如:第一工程团称为五七一团,第二工程团为五七二团,第三工程团称为五七三团,以此类推。按照分片分区、有利生产、方便工作的原则,“102”工程指挥部对下属单位按区域和专业厂位置进行阵地式布局:一团承担冲模厂、底盘零件厂、钢板弹簧厂、水箱厂、标准件厂等工业建筑施工任务;二团承担通用铸锻厂、设备修造厂、刃量具厂、动力厂、车身厂、车架厂、总装配厂等工业建筑施工任务;三团承担设备制造厂、车轮厂、车箱厂、传动轴厂等工业建筑施工任务;四团承担铸造一厂、发动机厂、化油器厂、轴瓦厂等工业建筑施工任务;五团承担木材加工厂、车桥厂、锻造厂等工业建筑施工任务;六团承担铸造二厂、机务段、水厂等工业建筑施工任务;七团承担东风轮胎厂等工业建筑施工任务。各专业团配合施工,土石方团、机运团、安装团分别承担道路施工、物资运输和设备安装施工任务,各施工阵地热火朝天,大干快上。

组织歼灭战

集体冲锋开路

04.webp

▲102职工在扛运石料

05.webp

▲102职工在汉江中抢运钢材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二汽建厂十四条方针之一。为了争时间抢速度,各施工阵地摆开战场甩手大干,首先打响的就是“三通一平”歼灭战,为各专业厂建设通路、通电、通水和场地平整。

建设二汽初期,十堰连通外界的只有一条抗战时期留下来的老白公路,大量的设备和物资难以运输。为了解决运输难题,指挥部决定建造一条二汽铁路专用线,中间要穿过一座山,打通一条铁路隧道。指挥部把建设这条长618米的龚家沟隧道的任务交给了土石方团。土石方团集中精锐力量,克服时间紧、地质条件复杂、设备落后等一系列难题,从东西两边同时开挖,提前四个月完成了任务,为二汽铁路建设打通了关键节点。

因二汽建设物资运输需要,要对邓湾码头进行扩建,需在邓湾码头搬掉半座山头。为了早日完成施工任务,土石方团采用“洞室爆破”。在邓湾码头装药回填时,土石方团全队出动,从外至内传递炸药。因导洞矮小狭窄,人员无法站立,洞内大多数人都坐在地上接力把炸药传到洞室,再进行装码和用土回填。导洞空间狭小,队员们呼吸困难,每班只能维持几十分钟就要换人。但最里面的党员、团员以“换人耽搁时间”为由坚决不肯出来。经过几十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在一声巨响中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

二汽建设高峰时,数百台铲运机、推土机日夜穿梭,到处是机器的轰鸣声,十堰群山沸腾了。夏日,推土机、铲运机驾驶员赤膊坐在狭窄的驾驶舱,每天几千次地重复着登、拉、踹高强度动作,有时还要面临推土机从几十米高的山上滚落山下,或者掉入河水造成机毁人亡的生死考验。一位土石方团老工人曾这样描述:“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工作!”这是对“102”土石方人开路先锋的真实写照。

为了把电尽快送到工地,安装团组织职工肩抬人扛把输电线和铁塔运上山。特别是室外高压输电支线工程,要在崇山峻岭、深涧险崖,立起输电塔、电线杆,拉起粗大的高压线。既没有机械运输工具,又没有机械提升工具,几吨重的电线杆和几十吨上百吨的金属塔件,完全靠人工靠集体的力量,像蚂蚁搬家一步一步搬上山去。那艰难危险的场面惊心动魄,让人难以置信,然而工程提前完成了,为二汽建设大干快上创造了条件。

为了解决施工用水问题,各单位在暂时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下,在工地旁挖水井,在小河旁架起水泵,解决施工用水问题。各土建工程团组织自己的歼灭战,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组织战役,把大庆人“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作风贯穿二汽建设始终。

发动攻坚战

破解难题创奇迹

作为国家主力施工队伍,“102”工程指挥部的机械装备当时在国内是先进的,但是进入二汽建设工地后,则不能适应大山沟施工需要,最为突出的就是运输设备和吊装设备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机运团不等不靠,自己动手制造吊装运输设备。二汽建厂初期,各专业厂全线开工,承担厂房上部结构吊装的履带吊车转运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难题。在没有吊车转运专用平板拖车的情况下,几十吨重的履带吊车只能以每小时几公里的速度,从一个工地“爬”往另一个工地。“102”工程指挥部把建造平板拖车的重任交给了机运团。在全团能工巧匠的配合下,上百人昼夜奋战在工棚里,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机械加工和人工抡大锤一起上,十几天的时间,硬是制造出两台当时在国内技术、质量均属上乘的60吨平板拖车,一举突破了制约二汽建设的一个瓶颈。

施工高峰期吊车不够用,现有吊车吨位达不到,就自制土吊车,用土拔杆吊装。在十堰城区,随处可见横架在马路上的二汽专用铁路桥,都是机运团采用“龙门吊预架桥梁吊装法”、“便道横移法”等创新的施工方法,以履带吊车和土办法相结合创造的架桥奇迹。

06.webp

▲“102”土建单位职工在搅拌混凝土进行夜间施工

07.webp

▲“102”三团在施工建设干打垒厂房

08.webp

▲“102”职工在黄龙引水工程现场

黄龙引水工程,是二汽供水干线工程,重点解决二汽工业与生活用水,也是十堰地区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流之一。引水工程于1972年7月动工,土建施工、水管预制、铺设安装由“102”工程指挥部承担,共调集五个工程团(后为局属公司)、十一个工程处,以及两个公社、九个生产队的施工和支援力量,60多台挖土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60多部大型运输车辆,84台(套)各种水泵参与施工。由于“文革”的干扰,到1973年底才完成1.83公里,1974年在中央治理整顿路线指引下,工程进度不断加快,一个月挖沟下管1.52公里,大大超过原定550米的月计划。

在地质复杂的施工现场,当管线铺设安装时,每班12人下沟,将混凝土管现场小距离移动,用拖拉机推或拉,再或者用铁扒犁拉送,如果局部损坏就用环氧树脂水泥补修。开始每天铺设安装25根、125米,后来最快时每天超过47根、235米。1975年4月10日黄龙引水工程胜利完工,全线通水。1977年6月16日,黄龙引水一期工程完成最后从黄龙滩水库大坝至沉箱取水点管道铺设工程,全线正式通水。此工程完成后,昼夜可供合格水约14万立方米,基本解决了二汽生产和职工生活用水问题。

举行大会战

抢时间保进度

二汽施工计划可以说是由一个个“会战”组成的,每个时间段都有“奋斗目标”——“奋战一季度,夺取开门红”,“向五一献礼”,“战高温、夺高产、大战七、八、九,向国庆献礼”,“决战四季度,迎接××年”等,在此类目标鼓动和指引下,全体参战人员的神经丝毫不敢放松,以“活着干,死了算”的忘我精神,鏖战在各个建筑施工工地,取得大会战的一个个“胜利”。

从1973年下半年到1976年下半年,为实现1974年上半年两吨半越野车生产能力、1975年下半年五吨民用车生产能力、1976年三吨半越野车定型投产,“102”人组织了三大会战,以保证达到“四点”、“三线”、“两个面”的目标:“四点”,即完成铸造一厂、铸造二厂、锻造厂、车身厂的土建和安装项目以及调试攻关项目;“三线”,即完成供水工程(黄龙引水工程)、厂区道路和供气工程;“两个面”,即完成全厂工程质量处理和各专业厂厂区的防洪、护坡工程及土石方二次平整。

在这三年中,一边大量施工,一边进行大量生产准备,一边正式投产,工作错综复杂,施工任务非常艰巨。由于当时机械设备缺乏,施工条件十分有限,除混凝土搅拌以外,其余的沙子、石子、水泥全靠人工现场搬运。会战中,每个人都有分派的任务,有推石子的,有推沙子的,有搬水泥的,有推混凝土小车的,干部和工人基本上没有休息日,加班加点是常事。领导干部身先士卒,老师傅老当益壮,年轻职工不分男女,奋勇争先,展现了一幅幅听指挥、打胜仗、不怕苦、不畏难的集体大协作壮观场面。

兵团式的大会战是成功的军事原则,在那个特殊时期,实行军管方式,组织一个个的大会战,是二汽建设的“好办法”。二汽建成是那个年代的一个奇迹,建设过程亦惊心动魄。

发动支前战

妇女能顶半边天

09.webp

▲“102”五七连“铁姑娘队”抬厂房屋架

在二汽建设的十堰深山沟里,人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一大批十几岁、二十几岁的“102”姑娘。她们在十几米甚至更高的厂房上施展高空电焊、电气设施安装技艺;她们开“蹦蹦翻斗车”、混凝土搅拌机、卷扬机、发电机,在厂房钢屋架上刷油漆,与男职工一样整天一身汗水一身油污。在43厂车间屋面做“防水层”,姑娘们顶着盛夏酷暑和几百度高温沥青的烘烤,50多斤重的油毡靠人工一卷卷扛上房顶,两个人摊沥青一个人铺油毡,一天竟能铺设68卷。当年土建单位的抹灰工,也大多是十几岁的姑娘,一手托举二十多斤重的托灰板,一手用抹子往作业面上抹压水泥砂浆,一个工作日每人定额几十个平方米,体力消耗极大。她们中的很多人往往在人多的时候不敢把手亮出来,因为常年的重力托举使手指变了形,甚至比男同志的手指还粗大。

而五七连“铁姑娘队”则是另一个更大的女工群体。在二汽建设工地上,到处活跃着一支支娘子军,那就是“五七”家属连。为了弥补施工劳动力不足,并解决职工生活困难,根据毛主席“五七”指示,“102”工程指挥部共组织了三千多人的“五七”家属连队伍。她们大多30多岁,或40出头。102各工程团都有“五七”家属连装卸大军,她们在工地上主要从事砖、瓦、灰、砂、石等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施工现场清理、仓库材料搬运等繁重体力劳动,实行的是“行动军事化、劳动集体化、思想革命化”管理。

一年四季,酷暑寒冬,二汽各专业厂工地都有她们忙碌的身影,她们不怕脏,不怕累,在那个火热的年代里,她们的口号是“我们也有一双手,不能待在家里吃闲饭”。这些“铁姑娘”大多是一个或几个孩子的妈妈,她们的丈夫绝大部分是抗美援朝转业军人。每天铁姑娘们背着一把铁锹和砖夹子,风里来,雨里去,装卸的水泥是一百斤一袋,装车卸车一天下来,不仅累得象个“灰”人,而且手指钻心地痛。装卸砂石,劳动强度更大,尤其是带棱角的毛石,特别难装卸,只能一锹一锹咬紧牙关拼命装卸,有时还要装卸钢材、圆木,每天都是这样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二汽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们中诞生了党的九大代表、李凤英和十一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秦秀兰。

今天的“102”

1972年12月,二汽建设初具规模形成生产能力,国家建委将“102”工程部指挥部一、二、三团(原北京三建)等约一万人调回北京,其施工阵地分别交给四、七、六团继续施工,留下来的三万余人队伍改编为湖北省第一建筑工程局,“102”这个番号自此走进历史。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湖北省第一建筑工程局抽调一万四千人参加天津、塘沽抗震救灾和恢复生产建设,这些人1980年10月在天津组建为国家建筑工程总局第六工程局,即中建六局。湖北省第一建筑工程局则在1984年更名为湖北省工业建筑总公司,1996年更名为湖北省工业建筑总承包集团公司,2006年改制为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湖北工建),现为省属国有全资企业。

几十年来,无论“102”人走在天津“十堰里”(102老职工命名的中建六局职工住宅小区),北京三建的老家属区,还是十堰或襄阳“102大院”,当年那些参加二汽建设的老职工、老同事、老同学及其亲属子女,无不都以当年亲身参加或支援二汽建设为傲。

10

▲1972年3月102工程指挥部机运团吊装营先进生产工作者经验交流大会合影

“102”的番号,在二汽建设的历史上仅存三年半时间,但是4万人创造的“102精神”,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也必将在一代代东风人的奋斗中永存。

小编特邀约原“102”职工、东风公司退休职工、原神龙武汉一厂党委书记毛传和,追忆当年的创业故事,畅谈“102”精神传承。

“102”是马灯精神的真实写照

1970年6月1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深夜,经过火车、轮船的颠簸,又从邓湾码头转乘拉煤的汽车,我终于来到了十堰红卫大炉子沟。从这一天起,我响应国家召唤,参加了“三线建设”,投入到二汽建设中。我当时的单位是“102”工程指挥部二团一营二连木工班。木工是技术工种,学徒三年,第一年月工资17元,第二年19元,第三年21元,之后转正、定级。二团的前身是北京三建公司,是一支能征善战很有声誉的建筑队伍。这支队伍中很多老师傅技术精湛,各技术工种中六、七级技术顶尖人才很多。

我所在二团一营主要承担21厂、24厂、41厂、43厂工业厂房和职工宿舍的建设任务,还有其他专业厂施工会战,先后转战大小炉子沟、镜潭沟、狗陪沟,一干就是六年,基本完成了这些专业厂工业厂房和职工宿舍建设任务。

回顾“102”建设二汽的历史,仿佛又回到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我想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感受和体会:

“102”是一支能吃苦奉献的队伍。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02”是二汽建设的先行官,作为先行官,就有责任先行一步,为二汽各专业把厂房盖起来,把宿舍建起来,以提供生产、生活保障。当时是“四边”建厂,即边设计边施工,边建设边生产。为了抢时间赶工期,“102”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刮风当电扇,下雨当流汗。记得43厂总装车间大会战,连续三天三夜施工,整个现场机械轰鸣、通宵达旦,食堂师傅把饭菜送到工地。因为连续施工疲劳,有的同志在吃饭间隙不由自主睡着了。正是靠这种争分夺秒苦干巧干,一座座高大的厂房拔地而起,一栋栋宿舍交付使用,二汽几十个专业厂,用短短几年在十堰山沟里建成投产。

“102”人用聪明才智创造奇迹。昔日的十堰,是一个交通闭塞、物资短缺的小镇。二汽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几十个专业厂同时开建,建筑材料供不应求,因此要组织人力长途去黄龙拉沙,去邓湾拉钢筋。当时,专业厂房、混凝土柱子、屋架需要的大量木模板根本无法解决。为此,技术人员与工人组织的攻关队,奇思妙想,发明创造出土模地模相结合,把工业厂房的柱子、屋架在现场放出大样,采取砌砖、挖土的办法,以地模、土模代替木模的办法。一根根高大的柱子,一榀榀庞大的屋架,实现了在现场浇筑完成,就地吊调施工。为了解决住宅楼缺少红砖的问题,建筑工人发明了干打垒,三合一坯砖,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盖了不少干打垒宿舍。这种干打垒宿舍冬暖夏凉,在当时是最好的住宅,让二汽工人逐步搬出芦席棚、土棚、木板房和临建房,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102”精神永放光芒。二汽的建设历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没有当年“102”人打下的基础,就没有如今的十堰现代化汽车城。而4万“102”建筑大军创造的“攻关可险、开拓进取、对党忠诚、为国奉献”的“102”精神已成为不灭的文化记忆而载入史册。“102”精神和二汽“马灯”精神一脉相承,是马灯精神的生动体现和真实写照。

岁月无情催人老,世事沧桑话当年。当年的“102”人,年龄最小的现在已过花甲之年。他们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二汽建设,十堰的神定河畔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十堰的山沟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二汽建设流下了血和汗,他们为二汽建设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我们衷心祝愿这些创业者健康幸福、安度晚年!

二汽艰苦建设的历史证明,“102”不仅是一个代号,更是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102”精神与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一起,成就了二汽的艰苦创业。

时至今日,“102”故事、“102”精神仍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东风人锐意进取、持续奋斗。

( 责任编辑:侯爽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