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
日前,一则题为《拾金不昧在十堰接连上演:电脑包已物归原主万元现金还在找失主》的消息火了。2021年伊始,在短短一周之内,十堰市几位普通市民在马路上拾到了大额现金和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之后,不约而同地归还给了失主。(1月16日《十堰晚报》)
接力寻找失主成就文明城市好故事。1月9日晚,市民李女士和张女士在回家途中,发现一万多元现金,报警后还在寻找失主。1月10日发生在火车站北广场遗失的笔记本电脑物归原主的故事就让人感动。捡到笔记本电脑的刘先生因为要赶火车,就委托清洁工罗师傅寻找失主,罗师傅没有辜负他的信任,经过一番静悄悄的爱心接力,笔记本电脑最终通过快递“完璧归赵”。
勿以善小而不为。“别人的东西怎么能拿回家?”几年前,十堰4名小学生因为拾金不昧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番朴素的回答,就表明了十堰有着深厚的善良“基因”和“好人”传统。从这些凡人善举,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十堰市被评上“全国文明城市”的深层原因:每个普通人都心存善念,才让车城十堰充满大爱,真正成为“人人称道的地方”。
“拾金不昧”精神蔚然成风润物细无声。作为普通市民,大家收入并不高,当捡到别人遗失的财物时,第一反应并不是据为己有,而是设身处地考虑到失主的焦虑心情,尽快通过派出所民警找到失主。在媒体报道中,人们经常看到人民小学、五堰小学、武当路小学、东风高级中学学生拾金不昧的故事。通过“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拾金不昧的精神正在十堰的家庭和学校薪尽火传。
幸福感是在点滴小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笔者在十堰市生活了10多年,由于粗心大意遗失的重要物品基本上都找到了,公交卡、校牌、U盘、雨伞、朋友和家人的手机……有时是按图索骥在公共场所找到的,有时候是接到了公交公司或陌生的好心人打来的电话。“拾金不昧”已经在车城十堰蔚然成风。
日前,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发出“不断巩固拓展文明创建成果,争当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号召,全市人民用行动积极响应。每当看到斑马线前“车让人”,看到有人搀扶老年人上公交、看到马路边井然有序的夜市、看到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人们的内心都会默默感动,正是这些来自普通人的凡人小善,让“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十堰一张闪亮的名片,让车城十堰充满温馨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