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竹山“守土人”亮出“成绩单”!

时间:2020-12-03 14:43    来源:今日竹山  字体:  打印  播报

原标题:竹山“守土人”亮出“成绩单”!

辉煌“十三五”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站在“十三五”迈向“十四五”的门槛,回眸竹山的发展,令人欣喜,鼓舞人心。

从12月2日起,县融媒体中心各平台推出《辉煌“十三五”》新闻专栏,通过报纸专版、微信专辑、网络专栏、电视专题等形式,梳理过去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新变化。欢迎投稿,敬请关注。

扮靓山水富城乡“十三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展成就巡礼

十三五期间,竹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三面环水、不足五平方公里的半岛县城向南、西、北拓展至二十平方公里,国际绿松石城、四季花城、南山五福堂、竹山大客厅、上庸茶城、旺恒商贸城等多个楼盘强势崛起,数十家知名企业在邓坪、通济沟、鱼岭工业园安营扎寨,政务、医疗、教育、商旅等城市功能分区科学摆布,管网配套,路桥便捷,加快了宜居宜业宜旅城市建设步伐。  

在广大农村,撂荒地变丰产田,荒峁头变云雾茶庄,散乱凋敝的土坯房变成栋栋排排整齐的庸派小洋楼,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春赏菜花金黄,秋赏稻浪翻滚,塑料大棚里菜蔬瓜果四季飘香,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五彩山水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十三五期间,竹山搭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增耕地“占补平衡”、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地灾防治和绿松石被列入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等扶持快车,围绕“注重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谋篇布局,在守住“耕地保护、地灾防治、矿山安全生产”底线的前提下,做好自然资源规划、保护、开发、利用及确权登记大文章,为“一核两带三为主”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硬核要素支撑。

↑土地整理后的溢水镇东川村

摸清家底保红线

到十三五末,全县耕地面积60.7万亩、园地7.5万、林地423万亩、草地10万亩、城镇及工矿12.6万亩、交通3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12.8万亩。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对全县92000户民房和500多个集体房产进行了确权登记,完成了河湖水域勘界确权及资料建库。现有滑坡等地灾隐患点近千处,通过搬迁避让和滑坡治理,受地灾威胁人口从3.5万人减少到2.2万人。对近千个绿松石采矿点实行封堵和设卡看守,私采滥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河湖水利设施确权登记

坚固底盘强支撑

围绕坚守“生产、生活、生态”三条红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4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1290平方公里,国土空间规划和县城空间战略规划编制顺利启动。投入6000万元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占补平衡及旱改水”项目, 2万亩低效利用耕地质量得到提升,还新增4000亩优质耕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指标3.3万亩,保障了县内重大项目建设近万亩用地需求,节余建设用地指标近2万亩县可对外交易(已成交5000亩,获收益14.6亿元),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项目提供资金保障。700个易迁集中安置点规划选址,免费为1.5万户易迁户办理了不动产证,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做好储备土地核查登记,发行收购储备国有土地债券1.3亿元,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度开发利用。出让国有土地3200亩,获土地出让金8亿元,为配套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综合开发、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提供了资金支持。

↑擂鼓金岭烟地覆膜

“一图”管地入正轨

在拿下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区、矿产资源、地质灾害防治四大总体规划盘子的基础上,完成了县城绿地、电水气配套、海绵城市等40多个专项规划和县城绿地、“三区四线”、绿色城镇示范区规划及乡村规划编制,在对县城总规、城乡一体化规划及生态红线划定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做好城市设计,构建起以县城为中心,将宝丰、秦古、官渡等重点及特色镇作为支撑,新型社区为节点的现代生态城镇体系。快速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地,重大规划项目由规委会集体拍板,减少了规划决策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组合出击优环境

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规范政务服务标准,推进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清理简并许可事项前置要件,精简优化办事流程,政务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推行“多规、多测、多验”合一,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和区域性评价,做到改革范围内项目审批全部上网公示;各类投资项目从申报立项到竣工验收控制在40-8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水电气接入外线工程实行并联审批。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做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实行全城通办,水电气过户一体化办结。出台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具体办法,千福上庸城一、二期项目和滨河广场等办证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自2016年不动产登记业务开展以来,共受理、登簿不动产登记业务21000多件,发放不动产证9800余本、出具不动产登记证明9500多件。

↑集中发放易迁户不动产登记证

生态修复不断档

投入资金1300万元修复3300亩废弃矿山;投入9700万元对官渡蔡家坡、城关邓坪及窑沟、县委党校等10多个滑坡进行工程治理,新增耕地(或绿地)500多亩;投入1.5亿元“增减挂钩”复垦旧基新增农用地3.3万亩。通过生态修复,恢复了植被,净化了水源,优化了交通,增加了农耕面积,改变了山乡面貌,为重大项目建设赢得了用地指标。编制了生态修复项目储备申报方案,概算资金40亿元。积极组织全域国土整治项目申报,将擂鼓和宝丰片区纳入省级全域国土整治项目库的框架协议已签订。

↑“增减挂钩”项目开展旧房拆除

矿业转型促发展

开展矿山核查,注销过期采矿权24家,依法打击违采行为,推动全县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借“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东风,将绿松石作为“文旅第一产业”和“百亿产业”来打造,编制十堰市绿松石矿产地勘工作指南,创建了绿松石生态矿业示范区,科学设置11个采矿权,成立行业协会和文化研究会,制订了产品分级国家标准,注册“竹山绿松石”地理标志和马德里国际商标,设立了珠宝检测中心,发行了文化期刊,编纂了志书,建成国际绿松石博物馆及绿松石梦想小镇,与职教联办绿松石学院,建成数字化交易平台和文化传播平台,全力推进麻家渡绿松石特色小镇建设……一系列举措,使竹山绿松石完成了从“财富负担”到“财富经济”的华丽转身。十三五期间,全县绿松石市场主体从3000个增加到5000个,从业人数从2.8万人增涨到5万人,绿松石销售收入过100亿元,提供税收达1.5亿元。

防治并举保平安

按照“巡查排查、专业技术、应急演练、应急值守、调查处置”五到位的要求,3万余人参加了地灾防治演练,8600余名“四位一体”人员(信息员、管理员、网络协管员、技术员)参加地灾防治专业知识培训,常年对928处地灾点开展隐患排查,新建地灾专业监测点27个,成功预报37起地灾安全隐患,组织500多名群众安全转移,连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争取地灾防治资金9700余万元,完成工程治理及搬迁避让项目23个,改善了3800余名滑坡区群众居住环境。

↑潘口乡悬鼓洲村李家坪滑坡工程治理现场

利剑出鞘惩劣顽

受理各类土地、矿产、规划违法案件280余件,立案查处60起,收缴罚没款351万元,涉嫌刑事犯罪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7起。拆除违建别墅 1处,关停2家无证砂石料场,对6家采矿许可逾期的企业实行停产整改。

( 责任编辑:方元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