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十堰烟火|武汉风味砂锅馆一开就是36年 两代人用心熬制一口好汤

时间:2020-10-22 10:02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张婧 报道:红彤彤的火炉上,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散发着诱人的鸡汤香气,黄亮的油色漂在面上。拿起筷子品尝,牛杂软烂鲜香、牛肉酱香入味、鱼杂口感鲜美……进入秋季,吃个砂锅暖暖胃,真是惬意。

在六堰建设巷,有家老字号——武汉风味砂锅馆。1984年,曹连生带着全家从武汉来到十堰投奔亲戚,开了这个店,一直经营到现在。

开店36年

从4张桌子扩大到115张

曹连生今年70岁,老伴刘忠文62岁,经营武汉风味砂锅馆多年。如今,他们年事已高,把店交给儿子曹舟、儿媳王群经营。老两口每天坚持到店里转转,曹连生在后厨检查食材,把关味道,刘忠文和儿媳一起洗小菜、上砂锅、做服务。

武汉风味砂锅馆的店面不大,15张桌子,每天中午客满,晚上生意更好,能翻台三四次,一天卖七八十锅砂锅。店里鸡汤香气弥漫,三五好友吃着热气腾腾的砂锅,谈天说地,市井生活味儿十足。

“别看现在店里井然有序,生意红火,我和老曹刚到十堰时,什么都没有,吃了不少苦!1984年,我们在六堰人防工程旁边的芦席棚里开了第一家店,4张小桌子,四面透风。冬天凉水洗菜,双手冻得通红。我们一边招呼店里客人,一边担心孩子别被烫到。儿子那会儿只有两三岁,我们都在店里忙生意,没人帮忙照顾儿子,就干脆抱着他在店里干活。”刘忠文提起创业时的艰辛,眼圈红了。

后来,曹连生、刘忠文齐心协力,辛勤操持,生意越来越好。1998年店面扩大经营,搬到六堰建设巷,一直经营到现在。

儿媳王群曾在武汉一家饼干厂担任生产主管,和曹舟结婚后来到十堰,从老人手中接过餐馆,用心经营。“做餐饮这一行,自己辛苦不说,孩子也跟着受苦。”王群告诉记者,“我家里有两个女儿,大的14岁上初中,小的在上小学。她们知道店里生意忙,每天自己写作业、学习,非常懂事。我们在砂锅馆楼上租了一套房子,方便照看店里和孩子。”

店里的各色砂锅色香味俱全。

精选食材

用家常调料熬出一口好汤

曹舟和父亲一样少言寡语,不善交际,所有心思都放在改进菜品味道、提升服务质量上。每天清晨五六点,曹舟和王群就起床了。王群抓紧时间给两个女儿做早饭,曹舟则一路飞奔去菜场。

“我先去老虎沟集贸市场,如果食材不合适,就赶紧往华西农商城跑!”曹舟认真地说,想要制作一锅美食,食材新鲜是排在第一位的。只有食材好,做出来的食物才好吃。他们一家吃的食物和客人吃的食物,都是从同一锅汤里煮出来的。自己能下嘴,才能端给客人吃,否则绝对做不长久。

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句经典的话:“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制。”武汉风味砂锅馆没有秘方,厨房随便参观,盐、糖、鸡精、味精、胡椒、醋、老抽,就是这几样普通调料,加上炖菜火候的掌握,成就36年的红火生意。

不少人大老远跑来,就为了喝这一口汤。武汉风味砂锅馆经营36年,本地熟客很多,还有客人想打包带到外地,王群直接拒绝了。因为店里的食物没有添加防腐剂、香精和色素,所以打包时间长了,肯定会变味。

曹家两代人用心传承,精心烹制砂锅,从左到右依次为曹舟、曹连生、刘忠文、王群。

坚持诚信经营

帮扶亲友连开5家店

做餐饮是很辛苦的,曹舟和妻子从清晨五六点开始忙碌,一直干到晚上九十点才结束。大家心齐,前台、后厨相互照应,等位客人由王群引导在门口坐下,店里一腾出位置,刘忠文赶紧收拾干净,招呼客人入座。老两口和小两口相互补位,忙而不乱,这是多年经营形成的默契,更是一家人认真做事、和气生财的写照。

当晚7点半,曹舟接到一位熟客的电话,请他留位置,人一会儿就到。这时门口已有四五桌客人在等位,曹舟没有犹豫,立刻把刚收拾出来的一张桌子空出来。其中一位等位客人看到,说:“他们人还没到,我们吃得快,吃完就走,不耽误,让我们先坐这儿吧。”曹舟答道:“肯定不行。我已经答应人家了,做生意得讲诚信。”王群见状赶紧过来说好话:“对不起,麻烦您再等一会儿吧!”

除了三五好友,还有一家人在店里吃砂锅。记者见到一家五口老少三代人在店里吃饭,老人吃软烂的肉糕,孙子喝营养滋补的鸡汤,其乐融融。老人年逾古稀,她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家砂锅,我吃了几十年,挺好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十堰城区共有6家武汉风味砂锅馆,分布在金色礼赞、三堰菜场、41厂等地,全部是从老家投奔曹连生的亲友开的。借钱给他们、帮忙把店开起来、毫无保留地传授手艺,曹连生真诚对待亲友,赢得良好的口碑。

曹家两代人用心传承,精心守护这块金字招牌。他们对食材品质的坚持、诚信经营的态度,让人敬佩。

( 责任编辑:曹婧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