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央媒记者跋山涉水5天访湖北8城市 郧阳区这个社区被关注

时间:2020-09-14 11:45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原标题:50余名央媒记者跋山涉水,5天采访8座城市,所见所闻——“每一个故事都令人感动” 

8月25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百年关村,中央媒体采访团成员在采访新老两代村医代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往日的工人村,住得人发毛……如今的工人村,环境多美好,青山碧水映蓝天,红花配绿草。”

这是十里钢城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武汉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在央媒的镜头前,年近八旬的“老武钢”吴传发唱起自创的“湖北慢板”《幸福不忘共产党》,质朴的话语直抵人心。

8月底,由中宣部组织的中央媒体“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行走荆楚大地。从东湖之畔到华中屋脊,从长江之滨到鄂西深山,50余名记者跋山涉水、走村串巷。在欢快的“慢板”歌声中,勃发的生机扑面而来。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人和事、辛勤与汗水,在眼前徐徐展开……

绿色发展,打好底色

无人机腾空而起,从空中俯瞰,银色“巨蛋”整齐排列,颇为壮观。

这里是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湖北三宁化工有限公司乙二醇项目现场。该项目投产后,将打破对进口乙二醇的依赖。

从关停子公司、搬迁尿素厂到百亿元建新厂,三宁化工的转型之路,是宜昌化工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

2017年,因为关停化工产业,宜昌GDP增速跌落到2.4%;随后,推动化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2019年GDP增速达到8.1%,高质量发展考核位居湖北省第一。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宜昌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上做出了示范。”长期从事产经新闻报道,《经济日报》记者杨忠阳认为,宜昌经验值得宣传。

破解“化工围江”,宜昌壮士断腕、涅槃新生;走出资源枯竭,黄石久久为功、探出新路。

垂直高度444米,相当于150层楼高。这里是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千百年采矿留下的印记——“亚洲第一天坑”。

“壮观!”采访团多位记者早就知道这个“天坑”,真正到了现场还是被深深震撼。

黄石矿山人在这个天坑里种出万亩槐花林。昔日的“天坑”,如今成为网红打卡地。

“石海变绿洲,太了不起了!”中新社记者梁婷感叹,黄石探索“工业+旅游”新模式,走出了工业游与生态游双轮驱动的转型之路。

采访的最后一站,记者们来到位于鄂西北崇山峻岭之间的神农架大九湖。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九湖先后经历采伐木材、挖渠围田、畜牧养殖等粗放开发,水面一度消失。

2013年,神农架林区对大九湖实行生态移民搬迁。7年间,460余户1400余名居民陆续搬迁到20公里外的坪阡古镇。把大九湖还给自然植物、野生动物,消失的湿地又回来了。

“生态好了,旅游火了,村民富了!”近3年,《人民日报》记者范昊天两次到大九湖采访,在他看来,“大九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样板。”

荆楚土味,富了乡亲

漫山遍野的艾草随风摇曳,气味独特的艾香四处弥漫。重阳节前后,艾草将迎来今年第二轮收获期。走进医圣故里蕲春县,记者们来到五斗地村蕲艾种植基地。

2015年,该县将蕲艾作为振兴中医药产业的切入点,引来市场主体盘活蕲艾产业。5年间,当地涌现出蕲艾种植、加工、电商、艾灸培训等上千家市场主体,全产业链带动10万人就业,帮助全县3万多人脱贫。

从大别山到秦巴山,一个个村庄、一户户农家在特色产业的带动下,换了新业,拔了穷根。

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依山傍水,是全省最大的单体易迁集中安置点。

1.5万余名贫困人口同住一个社区,如何让大伙“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郧阳区“无中生有”,建起香菇小镇。

来到香菇小镇制高点,记者们看到,不远处汉江蜿蜒流过,一个个香菇大棚随坡就势,层层叠叠。

“专业公司统一建棚、提供技术,配齐设备。”青龙泉社区香菇办主任何宗平说,有了政府的支持和技术作保障,贫困户种香菇的热情和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

“易地扶贫搬迁,关键是村民致富要有门道。青龙泉社区的做法,值得借鉴。”《中国日报》记者罗京湘子拍摄视频后,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在微博发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次采访,央媒记者们见到了一名特殊的老乡——28岁的肢残青年唐根根。

仅1.4米高、娃娃脸、说话不太伶俐的“小男孩”,就是唐根根。在孝感市孝昌县,他可是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创办家庭农场、成立养殖合作社,靠养羊脱贫后,又带领大家共同养羊致富。

“唐根根拔掉的穷根,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思想上的。”《农民日报》记者莫志超感受到,这个小个子脱贫的内生动力被激活了,迸发出大能量,奔小康就是要有这股子精气神!

惠民实事,托举幸福

青山区因武钢而兴。新中国成立之初,10万建设大军搭建简易工棚安家落户,形成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2016年,棚户区改造完成,居民搬进青和居等5个安置小区。

“从低矮的平房搬入电梯房,一步跨越60年。”采访中,《中国青年报》记者朱娟娟感受最深的是,青和居社区把居民“鸡毛蒜皮”小事当作大事办,探索出一条社区治理新路径。

从繁华都市到鄂西深山,记者们一路倾听、一路见证:看病难、饮水难、养老难,小康路上的“绊脚石”被一个个搬掉。

“大学生村医来了,我有了好帮手,能更好为村民服务。”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百年关村70岁老村医裴光鑫早就盼着这一天。

五峰山大人稀且交通不便,群众就医困难。当地克服财力薄弱,拨出专款定向委培大学生村医、发放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补贴、启动乡村医生培养“双百”工程,让每个村寨都有健康守门人。

“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工人日报》记者唐姝看来,乡村医生队伍稳住了,村民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就打通了,五峰村医工程暖心又贴心。

“来,尝一尝高山深井水泡的茶!”在保康县赵家山村,村党支部书记赵祥华一定要邀请记者们喝杯茶。

保康县七成以上地区属喀斯特地貌,千百年来祖祖辈辈为水愁、为水困。2017年,该县在海拔1000多米的赵家山村打出483米的深井,成功探索高山深井取水,全县8.3万名贫困群众喝上“幸福水”。

“对大山里的乡亲们来说,小康就是这么简单。”“小康,既是中华民族筑梦千年的宏大叙事,也是百姓生活宽裕殷实、安康幸福的日常点滴”……从五峰村民对大学生村医感激的眼神,到保康乡亲拧开水龙头时脸上绽放的笑容,记者们记录着,也感动着。

5天的采访,中央媒体采访团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一路采写、一路发稿。大家纷纷表示,“奔向小康,每一个故事都打动人心,要把这些充满温度与感动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