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萍有空就帮妈妈做家务。
学生档案
宋晓萍,18岁,郧阳中学毕业,高考理科成绩600分,被安徽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录取。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张贞林 图/记者 陈双伟 实习生 许培 报道:外表柔弱,内心坚强,虽历经磨难仍然心向阳光。记者和宋晓萍交流得知,家里接二连三的变故,曾使她两度萌发辍学念头,欲外出打工缓解家庭压力。幸而患癌症的妈妈极力阻挠,她才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眼下大学开学在即,上学的费用愁坏了一家人。
实地踏访 父亲车祸去世母亲患癌,她曾想退学养家
8月16日下午,记者一行驱车赶往郧阳区大柳家村二组宋晓萍的家。这里离集镇很近,是一栋老旧的居民楼。进入宋晓萍家,只见墙壁斑驳,摆设简单,但收拾得很干净。
如果不是父亲意外去世、母亲患癌,这个家或许已是小康之家。2017年10月,宋晓萍的父亲遭遇车祸去世。当时,宋晓萍正在上高一,回家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后,她的情绪很低落,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宋晓萍在妈妈的好言相劝下,决定继续读书。不想几个月后,50岁的母亲彭群花被诊断出甲状腺癌。
“妈妈出事后,我又想退学,可妈妈以不做手术相威胁,我才打消这个念头。我要好好上学,毕业后供妹妹上学。”宋晓萍说,两场变故把一家人平静的生活打碎,现在一家三口仅靠低保和亲朋好友的接济度日。
高中期间,宋晓萍学业再繁忙,也记挂着母亲的病情。她有空就陪母亲去医院复查,即使没空,也会问母亲复查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
“我身体出问题后坚持治疗,争取不给孩子添麻烦。本来今年6月份要复查,但怕孩子问复查结果,为我担心,所以我推迟到她高考结束才去复查的。”彭群花说,医生认为她的复查结果还可以,需要继续治疗。
励志故事 为了多陪母亲,每周末坐车3小时回家
“自从爸爸去世后,妈妈独自支撑这个家。她的身体每况愈下,白头发越来越多,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宋晓萍说,她要多陪陪妈妈,希望妈妈过得快乐。
从学校回到家,仅坐车就要3个小时。宋晓萍说,放短假时,室友们都选择留校,觉得回家一趟不值得。但她觉得,不管路途多么费时、多么颠簸,只要能回家看妈妈,哪怕只是吃一顿饭,说几句话,都心满意足。
“有时候担心上学迟到,我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快跑到公交站赶车。”宋晓萍说,复课后,学校因为疫情管控限制外出,当时又是高考冲刺阶段,复习时间如金子般宝贵,有许多理由“阻挠”她回家。但她还是努力和班主任沟通,争取到了两次回家陪妈妈的机会。
宋晓萍上学期间成绩优异,每年都有奖、助学金,又是“小宏志班”的学生,每月可以获得一笔生活补助。“有了这些钱,母亲就不用为我的生活费烦恼了。”宋晓萍说。
对于好心人的帮助,宋晓萍通过写信等方式表达谢意。“很幸运我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非常感谢国家给予贫困学生的关爱和资助;非常感谢来自深圳希望工程、素不相识的叔叔阿姨的捐款,他们给我们送来温暖和希望。”宋晓萍深情地说,“还要感谢不远千里从台湾赶到十堰的林汉克叔叔的资助,感谢他和随行人员与宏志班学生谈心交流。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可能无法完成高中学习。非常感谢!”
宋晓萍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从小到大获得许多奖状。对此,母亲很欣慰。
<<<真情对话
“我要撑起这个家,为妈妈遮风挡雨”
记者:高中期间,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为什么每周风雨无阻回家?
宋晓萍:妈妈这些年像超人一样,为我和妹妹遮风挡雨。她遭遇两次打击还依旧坚强乐观,始终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我们。当然,这种坚强可能是伪装的,因为没人知道夜深人静时,她偷偷流了多少眼泪。作为女儿,在她最难的时候不能与她并肩作战,起码要做个小棉袄,多陪在妈妈身边,给妈妈提供温暖。
记者:听说你原本想学医,为什么后来放弃了?
宋晓萍:我确实一直向往临床医学专业。考虑到医学学习周期长,现在家庭困难,母亲身体不好,妹妹还小,我要早点出来工作,为家庭缓解压力。现在,我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
<<<记者手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家庭虽然接二连三遭遇不幸,但宋晓萍依然自强不息,坚持着心中对诗和远方的无限向往。此时的她,虽然身处低谷,但只要有风的助力,她一定能够飞向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
如果你想帮助宋晓萍,请联系她,电话15997807516,或者联系记者张贞林,电话18062186179。
扫码为贫困学子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