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数字既能带给人信心,同时也能带给人惊心。世界卫生组织12日数据显示,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累计已超2000万例,死亡病例累计超过73万例。世卫组织表示,虽然数据背后是巨大的痛苦和折磨,但抗疫成功的希望仍在;预计疫情将长期存在,应做好抗疫“持久战”的准备。
看到这样的数字,每个人无疑是惊心的。在“2000万+”面前,又尤其是面对“新冠疫情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全球大流行,其传播性强、杀伤力大,所有国家都受到波及”的不争事实,自然让人惊心,并且也给人类生命安全敲响了警钟。
目前最大的危险,就是在疫情好转的时候放松警惕,说好的“不松懈、不麻痹、不侥幸”,在生活中常被抛诸脑后,聚集了,扎堆了,需要戴口罩的时候也不戴了,可以列举的放松情景其实还有很多。
比如,笔者周末携家人来到某景点,居然发现戴口罩的人成为别人眼里的异类,好多没戴的人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那些少数戴口罩者。令人更为惶恐的是,景区设置的检查点俨然成为摆设,明明要求游客凭健康码进入,可是那些没有出示健康码的游客照样顺利过关,看到有老年人扫不来健康码,工作人员居然“递点子”,如此设关检查,想想就让人后怕。
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多次警告的那样,以目前疫情发展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无法回到人们熟知的“旧常态”。他呼吁各国领导人、政府和个人都尽一份力量来打破新冠病毒传播链,重点是抑制病毒传播和降低病亡率;更多地激发社区作用,鼓励大家为彼此利益主动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加强政府领导和全面战略协调作用,明确、持续地传达抗疫策略。
从国内情况来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后,黑龙江、吉林陆续出现的局部反弹让人心有余悸,北京、辽宁、新疆等地海鲜市场引发的大规模本土疫情反弹刚刚回落,香港爆发的第三轮疫情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持续攀升,加之境外疫情暴发增长态势仍在持续,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国内防止疫情反弹的复杂性和各种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很显然,严峻的现实还不容许我们放松警惕,还不能麻痹松劲。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旗帜鲜明地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强化医疗卫生物资储备,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各个方面必须以实际行动来体现“毫不放松”,把常态化疫情防控牢牢抓在手上。
正如谭德塞所说:“通过结合快速确诊病例、全面追踪病例接触者、对患者提供适当的临床护理、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定期洗手、以及远离他人咳嗽等措施,完全可以打破病毒传播链。”这一源于中国抗疫实践的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听进,也应该继续坚持。
(红笔: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