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公安局通报7月7日公交车坠湖事件调查结果:警方认为,公交车司机张某钢因生活不如意和对拆除其承租公房不满,为制造影响,针对不特定人群实施的危害公共安全个人极端犯罪,造成21人死亡、15人受伤,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7月13日澎湃新闻)
公民必须具备对法律的敬畏。细看肇事者所遇到的公租房拆除问题,房子本来就是单位公房,并且还长期让他人居住,肇事者未按规定注销水电户头继,把国家的福利当做牟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私欲膨胀。直至喝酒驾驶公交车,把一车人送进水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已经从纵容私欲走向故意谋杀了,这样的“恶者”形象永远不可能洗白,对此必须加以痛斥!人生遭遇风雨不可怕,可怕的是采取极端手段殃及无辜的犯罪。肇事者缺少对法律制度起码的敬畏,如果对这样的人报以同情,无疑就会助长了这股“恶风”,结果必将是人人自危,社会公共秩序就会一片混乱。
公民必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肇事者只想到了一己私愤,缺乏对他人生命起码的敬畏,以及对社会起码的责任,是一个没有公民担当的人。无敬畏必然胡作非为,缺担当必然行事乖张,这位司机为了发泄个人的不满,就把公交车开进水库,让那么多无辜的人为自己陪葬,有再多自以为是的理由,也难以掩盖其“恶劣”的行为本质。有如此的“硬伤”肇事者涉嫌故意杀人,涉嫌以危险方式妨害公共安全,人们要做的是谴责、惩处和防范,而决不是同情。否则,这种毫无是非的“同情”只能让“硬伤”变成伤害。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公共秩序需要每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发光发热、增砖添瓦、传播正能量,而决不是相反。
必须不断满足公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历史长河奔涌向前,社会文明进步是不可违逆的历史潮流,时代总是文明前行的,文明幸福正款款向我们走来。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应该用美丽的眼睛看时代,用阳光的心态看生活,用乐观的心态对待挫折,用强大的内心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反之,如果总是把自己困在小天地、小利益、小算盘中不能自拔,必然陷入死胡同,钻进牛犄角。肇事者就是如此,我们有健全的制度法规,有公正的司法机构,有通畅的各种诉求路径,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为何一定要选择这种极端损人又不利己的方法呢?如果人人都这么极端,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蓄意报复社会是人性的极恶,更是对法治的践踏,必须加以严惩和有效防范。20多条无辜生命葬身湖底,不但断送了他人的梦想,并且也造成20多个家庭支离破碎,他们才是最值得同情的。我们相信,肇事者采取极端行为的诱因既然已经曝光,必然会由有关部门查处。与此同时,社会需要文明秩序,公众需要幸福安宁,对于这类蓄意报复社会的极端恶行,人们在谴责和痛斥的同时,更应当从软、硬件配置上采取得力措施加以防范。
(红笔: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