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⑬十堰的沙陀人身世之谜

时间:2020-06-13 10:01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面貌一新的郧阳柳陂。(资料图片)

<<<相关报道: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⑫百年来英才涌入 推动郧阳大发展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⑪十堰多个望族,是清代移民后裔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⑩ 郧阳明代百万流民的乐土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⑨ 郧县之“郧”来自古郧国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⑧ 清康熙年间 郧阳府城两成人祖籍江西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⑦ 唐太宗后裔 流落郧阳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⑥大唐皇子梦断郧阳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⑤ 强大古麇国参与周武王伐纣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④ 郧山汉水间的古文明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③ “郧县人”震惊中外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②远古时的郧阳是啥模样?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①退休教师撰书 揭开郧阳尘封的历史

郧阳地处国之中部,扼中原汉水而勾连鄂豫川陕四省,因此千百年来,不仅是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在朝代更迭、兵火频仍或大饥荒中,也接纳养育了天下万方百姓,从而形成了多民族的共存共荣。本地虽以汉族为主,但也有回、蒙、满、土家等少数民族。

在郧阳区与丹江口市,有几支千年前的古老民族虽已汉化,但常在家族中出现返祖现象:偶尔出生的婴儿,天生一头蜷曲的红色或黄色头发,族人只是惊异,却说不出原因。

柳陂李氏族人奇特的蜷曲红毛特征

在郧阳区柳陂山跟前村,李氏是当地的大家族。这个家族中,常常出生鬈发或“红毛”的小孩。笔者的同学李元村就出自李氏一族,他的头发与众不同,天生蜷曲还泛红色。他说这种现象在他们村不少见,但谁也说不清原因。

山跟前村的居民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后,有部分远迁汉南,大部分就地后靠。但是,笔者还是通过李元村调查到一些天生具有鬈发与“红毛”特征的村民:

李元村及姐姐李元珍(父李明信)、李元枝(父李明亮),以及李荷花(父李善久)、李晓梅(父李善永)、四姑娘(父李善发)、李随银(父李元亭)、李善廷(父李元英)……李家这些天生蜷曲红发的人,在黑直发的汉人群里显得与众不同。

这种蜷曲红发的特征,在其他姓氏家族有没有呢?笔者走遍郧阳山山水水,至今没发现这类现象。偶尔有非李姓的鬈发人,必与山跟前村李家有血缘关系。

李元村说,他们这一族有一支在清顺治年间迁徙到茶店李家坡,因地处偏僻,保管的家族资料较多。

2012年2月,笔者走访茶店镇李家坡的李氏族人。86岁的李明义拿出1940年陕西咸阳李姓所撰修的手抄本家谱。家谱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先祖李廷稹因破产自山西洪洞逃难,至其孙李庞“迁湖北省郧县西南毛窝保山跟前”。文中指出,当时山跟前与李家坡两地李姓都有200多人。谱中有传世派语“元善兴家宝、秀士开国珍、延世长存厚、耀祖先作人”。

陕西咸阳的李姓族人,是1904年从茶店李家坡迁往的。百年之后的2004年,咸阳李善贵据家谱所记,辗转千里寻根到茶店李家坡,带来了1940年撰修的珍贵家谱。

其后,80多岁的李明义据此家谱走访调查,整理誊抄出完整的《李氏家谱》。2007年,李善有参考上述资料,组织编写出《李氏家谱》,并综合前代派语,续出70代派语。

尽管李氏家族有3套家谱,但对家族中奇异的鬈发、“红毛”现象只字未提。

寻根溯源,他们是沙陀族后裔

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结识了一位湖北省科协领导。她得知笔者是郧阳人,就说到七八年前,湖北省科协曾接待过中科院一位研究人口与民族的专家。专家说,新疆的古沙陀族人在唐和五代时期入主中原,后因战争流落到郧阳地区。其中最大的一支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后裔。他们与汉族最大的不同是蜷曲红发,眼仁微微泛蓝或泛黄。

闻听此说,笔者豁然顿悟:柳陂山跟前村李氏族人的祖先原来是沙陀人,而且还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后裔!这样,他们不同于汉族的浓眉大眼、蜷曲红发就有了说法。

由郧阳区的古沙陀人,笔者联想到了老均县的“沙陀营村”。当地汉族聚居的村落,命名大多是依汉族姓氏,如“丁家营”“张家营”“刘家营”;武当山下屯兵之处依其功能叫“老营”。而“沙陀营”则可能是沙陀族聚族而居的村落,而且此地沙陀人一定会比郧阳区柳陂山跟前村和茶店李家坡村李姓沙陀人的势力更盛。

后来,丹江口水库1969年第一期蓄水,淹没老均州城。均州城在丹江口水库大坝右侧选址重建,沙陀营村也在新城区内,称“沙陀营街”。笔者委托家住丹江口市的湖北武当文化研究会王永国先生代为调查。他查到丹江口市缫丝厂退休职工汤玉林、丹江口市公安局退休职工汤玉满及汤玉民、汤玉雨、汤玉成、汤成举、汤成安等都是天生蜷曲头发,发梢呈黄红色,与汉族人大不相同!

丹江口市的“沙陀营”名称及该村原居民中的鬈发人,有力证实了郧阳区、丹江口市这两地蜷曲红发的族人是古代沙陀人后裔。

辽国时代,沙陀族人南迁逃生至郧阳

唐代以前,古沙陀族原名处月,与回纥、吐蕃接壤,分布在金娑山(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格达山,一说为尼赤金山)南、蒲类海(今新疆东北部巴里坤湖)东,名为“沙陀”的大沙漠一带。唐太宗置沙陀府,因此号称沙陀突厥,简称沙陀。沙陀族以部族号朱邪为姓。

唐宪宗时期(806年—820年)沙陀酋长朱邪执宜归附唐,其子朱邪赤心平叛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一族有功,被赐以国姓“李”并名李国昌。从此,这一支沙陀部族便不再用“朱邪”为姓,而用李姓了。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李国昌之子李克用率沙陀骑兵一万七千号“鸦儿军”(黑衣)入关中镇压起义,后擢拔迁为河东节度使。907年朱温灭了唐朝,建立后梁。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称庄宗。

欧阳修撰修《新五代史》时,对李存勖的英雄胆略大加赞赏,但又惋叹他因沉湎唱戏而国破身灭,死于伶人之手,设《伶官传序》一章警示后人。

其实,沙陀在唐代之前,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部族。从唐末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民族,镇压黄巾起义,争霸中原,左右唐室,于五代时期入主中原,最终建立后唐、后晋、后汉三代封建王朝。沙陀族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高祖刘知远,并称“沙陀三族”,足见沙陀族在五代时期声势之盛。

后晋之世,于河南开封称帝的契丹人改国号为辽,并在华北及中原地区大肆搜刮杀掠。辽国人在征战中,专门追杀沙陀族人,因为他们认为沙陀人是皇族,在中原掳掠的金银珠宝甚多。沙陀人只好南迁逃生,其中一支迁徙到郧阳,他们不以‘沙陀”称,而是称唐赐国姓“李”,主要聚居于柳陂山跟前村及茶店镇李家坡。逃到均县的沙陀族人集中聚居称沙陀营村。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深入研究沙陀一族的历史变迁,有利于理解中华民族融合的重要意义。(邢方贵)

(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