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扰民,由来已久。刺耳的广场舞音乐、工地夜间施工、夏天露天烧烤、渣土车夜间鸣笛……真可谓喇叭声、刹车声,声声入耳,敲击声、电锯声,此起彼伏,叫卖声、吆喝声,连绵不绝,喧嚣声、嘈杂声,响个不停。凡此种种,让市民深恶痛绝,更与文明城市创建格格不入。
春华嘉苑有住户私自安装大功率排气扇乱排油烟,噪声扰民;柳林路有烧烤店每晚营业至凌晨4点,将桌子摆在门口,食客高声喧哗甚至敲酒瓶,严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阳光栖谷业主反映福山公园每晚有摩托车飙车噪音不断;有酒店客人深夜用话筒唱歌、北京路有楼盘经常施工到凌晨、人民广场早晨6点一过便有人甩鞭锻炼、河北路有麻将馆扰民、青年广场唱歌扰民、香港街商户塑料手拍扰民……记者梳理近日的读者来电发现,入夏后噪音扰民投诉明显增多。这些投诉表明,市民对此不堪其扰,治理噪音刻不容缓。恼人的噪音不仅影响着居民的正常休息和身心健康,更影响到城市文明和我们的居住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市文明创建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善,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然而,噪音扰民问题作为一种现代“城市病”,却没有得到根治。
现代社会的扰民噪音,早已成为严重影响民众健康生活的元凶之一。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也会有市民求助市长热线、打110报警、向城管投诉。可效果呢?要么进行几天停工整改、要么被查者掏罚款了事、要么投诉就像皮球般在相关部门间踢来踢去,最后不了了之。
享受安静生活,是市民最基本的权利。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指数更是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之所在。要治理噪音扰民这个顽疾,首先需要相关部门真正做到心中有民、守土有责,能够做到对辖区噪音源心中有数,并且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同时将多部门联合执法落到实处,引入并完善个人和企业信用诚信机制,对违规者在实施罚款处罚的同时,真正让其付出诸如长期停工、禁止施工单位继续参加其他工程招投标等高额代价,增加违法成本,从根源上杜绝噪音的产生。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畅通投诉渠道,积极鼓励群众举报噪音违法问题。最后,作为城市的一份子,我们每位市民都应贯彻文明生活、文明经营的理念,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调小音量、关闭喇叭,携手打造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
(记者 吴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