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郧西天河民俗馆赏析

时间:2020-05-25 17:44    来源:秦楚网  字体:  打印  播报

作者:陈尊祥

世人热游郧西天河民俗馆,外赞双石沟帮扶,内赞陈芳艺收藏。齐赞"天河水乡七夕画廊"又多一个好地方。它精致于小巧,粗犷于乡野,雅俗于共赏,大美于天河,回味于乡愁,难忘于经历。

一、立馆的灵魂在于文化

双石沟这个地方过去叫天岭,传说山上住着个放牛娃叫牛郎,他受神牛指引,娶了天帝侄女为妻,这就是美丽的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天河如今变成了人间爱河、七夕文化发源地。民俗馆也因冠名“天河”,便成为天河农耕文化的集中展示区。牛郎梦想很美,他以勤劳的本分感动上天,世代演绎天河鹊桥相会,使男耕女织乞巧乞福乞寿乞爱乞年乞学乞子,成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天河因其文化传说成为郧西人民的母亲河,它用甘甜乳汁哺育着乡村的文明进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今天我们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创造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效果。传承七夕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织女故乡打造成中国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文化源头,提高七夕文化的时代价值,天河民俗馆将别无选择的承担起传播文化自信的历史重任。

二、建馆的底气在于旅游

这里两岸青山夹天河,碧水蓝天白鹭过,一幅大美山水画自然呈现;这里风光无限,四季分明,是宜居宜游天河4A级景区。往上一里是羊家村景点,有游步道与县城水韵广场相连,以马头羊白色基调的欧式田园综合体一期完工。往下一里是天河漂流中心,以蓝色基调发展天河漂流游乐业,呼应双石沟民俗特色产业发展。桨击天河水,静听私语声,爱情文化是这里的标志元素。近观有望月台,玫瑰园,油菜花海和松竹花草,五颜六色,争奇斗妍,像是上帝的调色板,村内石墙彩绘,马头黑瓦,黄褐色的民居民宿和谐分布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广场游园戏台阶梯布局,最为显眼的还是村标和展馆,用实木搭建,造型别致,高低呼应,桐油浸染,金黄透亮,甚是引人注目,展现的是全木结构建筑之美。大路边那支古铜色的迎亲队伍,十分壮观,高高的唢呐声,伴随着广场上天河剧团正在上演的郧西三弦、上津山二黄等民间大戏的锣鼓声,久违的电影声和喜鹊麻雀喳喳叽叽的叫声不绝于耳,时时将游客从思绪的梦乡中惊醒。是日游客如织,络绎不绝,一场大型时装秀在这里上演,老者穿红带绿演绎着夕阳红式的老来俏,青年名牌吊袋千奇百怪分外妖娆,靓男美女宛如神仙下凡,孩童们更若天使降临,如金童玉女一般,这里成了游客时装秀场和手机抖音自拍美图的幸福乐园。好嗨哟,感觉人生到达了高潮,,,。欢笑声、打闹声、叫卖声交织在一起,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不时有?农家酿酒散发的香气扑鼻而来,遇上三五家烤酒的老乡已是常事,若村民非得让你尝一口,可别拒绝,这是民风醇厚的表现,若是司机就说要开车,他一滴也不会叫你沾。农家豆腐制品或许是你的最爱,有豆豉豆油豆干豆浆等,都是秘制工艺,是餐桌上真正的保健尚品,还有一个公认的马头羊肉汤,它可是郧西一绝。有人戏言"马头羊男人吃了,女人受不了,女人吃了,男人受不了,男女都吃,床就受不了了"。

三、创馆的根本在于民俗

在馆内你用鼻子闻,许多器物还带有泥土芬芳。馆内藏品有两千多件,都是观音镇文化站长陈方艺四十五年来从民间收来的民俗藏品,每一件都是精挑细选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技艺。无论是木匠铁匠篾匠泥瓦匠,还是织工绣娘民间艺人,做的手工活路,那真是一针一线出精品,一凿一木出鲁班,一坛一罐装乾坤,一篾一丝定罗盘,一犁一耙耕天下,一披一挂演风云,一刀一枪守太平,一仓一箱装金银,一筐一土垒高地,一灯一笺照世界,一草一木显民生。民俗藏品故事很多,为了心中的梦想,一件藏品要守望多少年才能得手,它守望的是耕读传家三字经,它守望的是百业兴旺百家姓,它守望的是四十五载爱岗敬业的初心,它守望的是省吃俭用坚持收藏的生命收成。走进天河民俗馆,让人大开眼界,一眼望去,尽是过去用过的吃过的看过的认得到的熟面孔——农耕用具、生活生产用品、文化艺术品,涉及吃住行穿用戴婚丧嫁娶,无所不及。小孩进去如进迷宫,甚是稀罕稀奇,不停地问这问那,大人成了万能的解说员,一时间民俗馆成了历史的大课堂。时代发展的太快,许多东西被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替代,通讯电器发展最快,日新月异,许多过去的传说今已变成现实,嫦娥奔月已不再称奇。但是历史不能忘记,文化不能断代,薪火需要代代相传。神奇天河涛声宏亮,历史长河隐不去两岸曾经的机杼风雷,它述说着勤劳善良的郧西人民能工巧织的工匠精神。馆内织机和农耕什物静静躺在那里,让人参观联想。历史远去了鼓角争鸣,许多东西消失或走出我们的生活,但又离不开我们的思绪,让人魂牵梦绕。织机是丝绸之路的古老动力,算盘是大数据天河云计算的祖先,电话是互联网的开端。竹木陶瓷容器展示的是古代人民的大智慧和生存法则。新材料新工艺替代的不是是落后,而是历史的发展变迁与科学技术的普及与进步。

这里天天都有新故事发生,关于牛郎织女的许多故事在这里讲述或在这里被再现。许多外国人寻到这里来体验生活,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大批成功人士回归创业,讲述一个个动人的励志故事,郧西成了创业的洼地和创新的高地,郧西人精神与“五美郧西”宏伟蓝图结合起来,不断的总结宣传出去,一代人接着一代人讲,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时代故事。这里是郧西七夕民俗的活档案,是农耕文明的史诗,是中华文化永不绝薪的香火,是教育资证、传承文化自信、留住历史记忆的摇篮,是寻找乡愁了解乡情,进行文化交流的殿堂,是精准扶贫样板,是乡村振兴的示范,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先行者,是天河水乡七夕画廊的文化地标,是中小学生户外活动民俗教育基地,是个人领办民俗馆的典型样板,非常值得您一睹尊容。(作者系民俗学者,县政协副主席 陈尊祥)

( 责任编辑:徐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