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吴忠斌 报道: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市民是一座城市的主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明指数,更是惠及公众,让群众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今年是我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决战决胜年,今年的成绩直接决定着能否顺利实现揽牌入怀的目标。我们一定要补齐短板、再鼓干劲,奋力夺取创文工作的最后胜利。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创文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城市文明的颜值和内涵有了新的提升,市民的支持率、参与率、满意率大幅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不过,两年来我们解决的是相对容易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剩下的恰恰是“硬骨头”。客观地说,目前,我们的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短板,环境卫生还存在盲区,市民的不文明行为问题较为突出,部分窗口单位没有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些问题不解决,短板不补齐,将会严重影响创文目标的实现。
其实,问题是表象,根源在思想。面对取得的成绩,有的单位和干部开始盲目乐观,心存侥幸,指望测评前突击甚至指望测评时查不到自己头上;有的松懈厌战,督一下动一下,甚至督而不动;有少数单位对市创文办连续多次发出的督办通知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有的要求不严、标准不高,满足于差不多,一查就不合格。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千万不能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创则必成,除了保持决战的精神状态,更需要科学的方式方法,特别需要在细微处下功夫、在细小处见真招。我们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空白处堵漏洞,忽略处抓盲点,隐蔽处找死角,反弹地施长计,顽疾地开良方,做到精准施策,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没有捷径可走。唯有端正思想,下足功夫,补齐短板,才能脱颖而出,最终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