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 通讯员 华伟 杨春霞 报道 近日,竹山县根据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推进实用技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储备工作,拟定全年“5+1”行动素质提升工程暨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拟培训18000人次,培训涵盖全县17个乡镇244个村(社区)。
“5+1”行动素质提升工程暨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由县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农业、人社、林业、科技经信等部门等部门配合,县人才服务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乡镇党委统筹,驻村工作队协助开展,把全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和特色产业实用人才的培训培养结合起来,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形成培训合力,着力健全实用人才培训体系,通过人才现场实践基地建设、各类实用人才培训,为发展壮大县域产业,构建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根据培训方案,竹山县将结合地域特色、县域产业实际和基层需求,重点在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绿松石产业、电子商务、家政养老服务、职业技能提升、乡镇产业发展、田间地头普及、后信息时代培训等9个方面分类别分层次开展精准培训,其中,县级举办茶叶制作、食用菌种植、中药材种植、绿松石设计营销等13个示范培训班次,乡镇举办产业发展综合班、农村实用技术普及班两个班次,依托县内主流媒体举办一期线上综合培训。全年计划完成实用技术人才培训18360人,其中集中式示范培训3360人,企业输入式培训3000人,田间地头式培训12000人,线上培训覆盖10万人次。同时,通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建强县职教集团培训主阵地,评选命名30个现场教学实践基地,打造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的特色乡土人才,建立一支100人规模的县级培训讲师队伍,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为了确保培训实效、实现以培促创,竹山县注重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改善现有培训基地的基础设施,更新培训设备,增强培训能力。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依托县职教集团主阵地,通过选聘专业技术强的专家,邀请县、乡镇农技人员进行实地讲解,采取理论学习与外出观摩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片培训相结合、示范培训与田间地头普及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技能比拼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推行学员跟踪管理“一体化”培养模式,加强对学员的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为学员创业提供帮助,提升学员示范带动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