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忠斌
勤洗手、勤打扫、多通风;少聚会、不扎堆、不拥挤;咳嗽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掩……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这些卫生习惯渐渐成为广大市民的日常。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遏制,注重锻炼、讲究卫生、文明生活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疫情日渐向好,生活正慢慢回归正常。有部分市民却放松了紧绷的神经,聚会、扎堆现象时有出现,还有少部分市民外出时竟然连口罩也不戴了。
可以说,疫情为我们提供了增强文明意识、强化文明约束、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契机。我们绝不能让不文明习惯、不健康生活方式再次回归,应该让它随“疫”而去,把疫情防控时的好习惯、好规范转化为持久性的文明行为。
事实证明,疾病预防控制最前端的“关口”就在群众。出门戴口罩、进门先洗手、不随地吐痰、不食用野生动物,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行为是阻击疫情蔓延的“防火墙”。 我们每个人都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是疾病预防控制的先决条件,也应该是我们今后日常生活中继续遵守的金科玉律。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体现。于市民而言反映出的是个人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于社会而言反映的是这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往深层次说,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不仅关系到个人、家庭的健康安全,更关乎国家利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再次证明,如果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造成病患肆虐、疫情暴发,将给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搞好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公共卫生,是我们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自觉。
疫情虽渐远,警示却深刻。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必须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并且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