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在虎尾沟村委会广播疫情宣传
秦楚网讯 “各位居住在虎尾沟的村民,你到处乱窜,一旦感染了病毒,就是在谋杀,会害了全村老百姓……对于不配合虎尾沟疫情防疫工作的犟筋头、厚脸皮,我们将依法依规予以严厉打击!”这是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虎尾沟工作队员刘浩进行新冠肺炎疫情宣传的广播内容。
“土味”宣传,村民入脑入心
刘浩曾在十堰市政府办公室工作十年,之前未到农村工作过,2016年工作调到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8年3月,为完成2018年虎尾沟村脱贫出列重任,局党组便推荐了他。
2020年1月,我省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身在十堰市区的他,心中却一直牵挂着虎尾沟村的乡亲们。虎尾沟是姚坪乡第二大村,全村总人口近2000人,贫困发生率近60%,大部分劳动力都以外出务工脱贫增收。
“胡书记,村里防疫情况安排的如何?武汉返乡人员有多少?外地返乡人员有多少?有没有仔细排查?”2月6日,刘浩到村后迅速了解情况,并到村各个防疫卡口察看了封堵情况。
刘浩在村防疫卡口值守
经村内前期摸排,虎尾沟村武汉返乡50人,理论上应该不止这么多,刘浩心生疑虑。“武汉返乡人员识别必须精准,才能为后期防控打下坚实基础”刘浩告诉村干部。连夜,他又带领村干部及工作队分片区对现居住在村上所有人员进行了两次排查,并逐户宣传不如实报告返乡出发地的后果。最终排查结果为全村从武汉返回人员67人,外地返村人员270人。全部信息汇总完毕,已是凌晨一点钟。
第二天一大早,他开始巡村,发现村民认识不到位,防护意识也较差,走村窜户的人还不少。驻队了2年,他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太了解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晚上回到村后,他立即撰写了虎尾沟疫情防控宣传稿并录了音。第二天早上就开始用音箱在小区,公路沿线巡回播放。村民听着操一口外地口音的广播,内容也很“接地气”,纷纷呆在自家阳台、道场拿出手机录像转发朋友圈。一上午全村巡回宣传下来,下午在路上转的人就基本没有了,在广场晒太阳的也纷纷回家了,三五成群聚焦的也全部散开了。
“我是党员,风险留给我!”
2月10日清早,村上一位6岁小孩半夜里发热咳嗽的情况报到了他这里。经了解,该户全家6口人全部为武汉返村人员,顿时村上氛围紧张了起来。是不是新冠疑似病例?乡上也不能确定,慎重起见,乡卫生院检查后迅速将发热病人及父母送往了县医院诊断隔离。家里还有3口人也是武汉返乡人员,又是亲密接触者,体温监测瞬间成了一个烫手山芋。村上没有红外体温测试仪,只有水银温度计,村上一线干部除了口罩,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村干部心生害怕,不敢前往。
刘浩为村民测量体温
“我是党员,体温测量的事,我上。”刘浩坚定的说。接下来,他带领一名村干部入户家中对剩余3人进行了体温测量。一连几天都是他亲上门测量,每天两次。三天后县里反馈消息,发热原因确定为急性支气管炎,这才让他放下心来。
村上百姓看他每天辛苦给村民量体温,带着音箱宣传防疫,帮老百姓解决遇到的生活困难,就有主动提出说当志愿者为他分担。他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外面和我一起转,风险太高,你们呆在家中最安全,你们每家都是大家庭,我不能把风险留给你们”,就这样,他婉拒了十几位愿当志愿者的村民。
尽责守护,确保村内无疫
自疫情发生以来,村上连续有6位老人先后去世,疫情期间为了防止人员聚集形成传染风险,每户都是他带领村干部及驻村队员上门做思想工作,要求丧事简办,第二天必须下葬。为了帮助村民,他又积极从乡上协调争取口罩近800个及消毒液发放给办丧事人员,并督促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办理丧事的村民听他耐心解释宣传政策后,也积极配合了他的工作,全部都是简办丧事,而且无外村人员前来奔丧。
为了确保村民安全,每天他也到卡口劝导外村人员禁止入内,要求村内人员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允许出村。村民的正常生活、就医需求,也是他积极协调处理,满足群众需要。目前全村武汉返村人员67人,外地返村270人,与武汉密切接触者201人,无一人感染。
现在疫情进入防控胶着期,在农村,一刻也不能松懈。每天抓防疫的同时,他也积极引导农户合理安排人员进行春耕春播,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为年底巩固脱贫打好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