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后进村”的新变化——龙坝镇肖家边村抓乡村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0-01-03 09:23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秦楚网讯 (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付延峰 通讯员 袁涛

近年来,竹溪县龙坝镇以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工作目标,标本兼治抓好乡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准选人建队伍,严管厚爱树新风,以民为本抓发展,力促乡村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

精准选人建队伍

——实现 “零上访”的保障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核心看 “头羊”。

“前一届村 ‘两委’班子年龄结构老化,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新要求,再加上村务不透明等问题积重难返,村里矛盾越来越多,村干部威信缺失,一些想干事的干部做不成事。”龙坝镇党委书记吴晓巍介绍。

吴晓巍和当时的老支书徐光顺多次做工作,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徐远明返回家乡,担任肖家边村党支部书记。

肖家边村委会选址和征地拆迁,是徐远明上任后办的头一件 “大事”。经过整体规划、全体讨论、挨家挨户上门调解,最终决定把村委会建在四组桥头,新的村委会让党员群众办事有了主阵地,极大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效激发了党组织团结引领群众干事创业的活力。

让民做主树新风

——实现“零上访”的基石

难题不解业难兴,阻碍不除路难行。

上任第一天,徐远明就接访8批次的上访群众:“我符合贫困标准,为什么没被纳入贫困户?”“新的搬迁房再好我也不去住,不能拆掉我的旧房”……因政策宣传、政务公开落实不到位,村“两委”的公信力亟待提高。

新一届村 “两委”班子认识到这些问题后,坚持政策宣传不留白,解决问题不过夜,迅速组织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开展走访摸排和政策宣传,全面清查错评、漏评、错退情况,通过民主评议新纳入贫困户32户78人。对确实存在住房困难却又不愿意纳入易迁户的家庭,争取危房改造政策指标,实施危房改造50余户;对患有癌症等重病丧失劳动力且家庭承担医疗费用困难的群众,积极向上申请民政救助、两癌妇女救助以及低保兜底等政策。

村级重大事务从 “为民做主”向“让民做主”转变,最广泛地听取民意、汇聚民智,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完善政务、村务、财务、党务公开,推行 “强化党组织决策权、保障村民 (代表)会议议定权、落实村委会执行权、完善群众监督权”的 “四权”工作法,采用“党员代表作表率,月月召开群众会,人人动手讲卫生,户户传承新风尚”的村民自治模式,通过召开主题党日扩大会、村 “两委”会、院坝会、家庭会四大载体开展群众教育,形成 “自己的事自己办、大家的事商量办、邻居的事帮着办、老人的事子女办”的良好风尚,真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以民为本抓发展

——实现“零上访”的源头

近年来,通过实施精准扶贫 “十个到村到户”工程,水泥路铺到家门口,村民从此告别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太阳能路灯安装到街头巷尾,村民晚上出门再也不是 “两眼一抹黑”;清理了残垣断壁,粉刷了砖头墙,出门所见再也不是 “烂石头破瓦块”;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保住了一泓清水……三年来,肖家边村面貌一新,构建起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网,一幅美丽乡村 “幸福画卷”正徐徐铺开。

基础设施建好了,如何让村民腰包鼓起来?2018年,该村引进资金1200余万元,建起集制棒、养菌、加工为一体的标准化食用菌加工车间,村上也组建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20万棒食用菌。此外,村上还流转200亩土地发展树莓产业,这些车间和基地带动80%以上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务工,240余农户通过在基地务工和土地流转年增收4000余元。今后,该村准备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