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抢修工吴顺江。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曾雨
事件回放
去年11月13日,本报报道了水务抢修工吴顺江赤膊扎进水里关阀门的事迹。那天上午8时许,城区气温9℃,北京路一处消防栓受损,大量清水喷涌而出,街面上水流成河。吴顺江和同事赶到现场后,发现水流漫过水井,水压太大,阀门一直关不上。为尽快完成抢修,保障周边的供水,吴顺江二话不说光着膀子,一个猛子扎进冰冷的水井,关住了阀门。吴顺江此举被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网友点赞如潮。
央视专门来十堰 将他请到聚光灯下
上周二下午3时许,城区寒风凌冽,气温逼近0℃。
在发展大道九州龙城路口,吴顺江和两名工友正在给一家在建楼盘铺设的供水管道安装阀门。
尽管穿着棉袄、戴着手套和帽子,但吴顺江的脸还是被冻得发红。在户外干活,吴顺江风尘仆仆,身上的衣服沾满泥土,棉袄在腋下还开了叉。
“这是件旧棉袄,已经成了我的工作服,早上还挺干净的。”吴顺江笑着说,他干的是脏活、累活,穿得很随意,也顾不得体面。
说到体面,吴顺江告诉记者,上月21日,央视新闻栏目来了4名记者,专门来参访他。后来在一间影棚拍给他拍了一组照片。“当时我在车城高中附近干活,很意外。”吴顺江说,他今年33岁,还从来没有进过影棚拍照,感觉很花钱。
这是央视新闻推出的#2019正能量天团#系列人物盘点。吴顺江作为入选人物之一,被央视新闻请到聚光灯下,郑重地拍摄了一组照片,用注目表达尊重,感谢他们温暖这寒冬。海报中,吴顺江竖起双手大拇指,笑容满面,和其他几位人物一起,他被称为是没有披风的“超人”。
吴顺江说,被大媒体报道后,几个同事还开他玩笑,称他为“潜水哥”。在他看来,供水抢修不等人,越快越好,而潜水关阀门只是一种本能。“工作近十年,我和这些工友早已亲如一家,而我在抢修队里是最年轻的,遇到爆管的情况,我没有不冲在最前头的道理。”
仍冲锋在抢修一线
“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好”
吴顺江告诉记者,他是郧阳区杨溪铺镇雷家村人,是家中老大,没读过什么书,16岁时起就出来打工了。起初在老虎沟市场帮人卖鱼,后来进工厂烧电焊,2011年结婚后,才开始转行成了一名水务抢修员。
“起初也不会,但一边看、一边干、一边学,这么多年摸爬滚打,早都熟络了。”吴顺江说,现在给他一张图纸,他就知道该拿哪些工具,怎么抢修。
让吴顺江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湖南路加油站附近管道发生爆管,足足抢修了三天四夜。“我当时忙了一天一夜后,休息了一个白天,到了晚上又继续投入抢修工作。”吴顺江说,干他这一行,只要有抢修,就得随时上。
吴顺江说,他的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后,家人开始担心他了,觉得他干活太拼了。“家里的母亲让我注意身体,别看现在还年轻,以后老了可有得受。老婆则怪我总是喜欢冲在最前头。”吴顺江告诉记者,结婚前,他也没这么拼,但一想到家里的老婆和孩子,责任立刻大了起来,就拼尽全力了。
“媒体的报道、网友的点赞,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吴顺江说,不管怎样,他始终是该干活干活,要把本职工作做好。“我没有多少文化,干的都是粗活,作为一名水务抢修员,我会尽职尽责,一如既往地冲在抢修前线。”吴顺江说,这既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也是为了全市市民安心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