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聚焦“61”产业强农计划系列报道②40万亩蔬菜基地丰富市民“菜篮子”

时间:2019-12-18 08:23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郧西县香口乡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吴忠斌 报道:蔬菜产品是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蔬菜已成为市民人均消费量最大的食品。近年来,我市蔬菜基地面积稳固在40万亩以上,创造的产值(含食用菌、西甜瓜、草莓)达70亿元,占我市农业(种植业)总产值的40%以上,为全市“61”产业强农计划提供了重要支撑。

蔬菜成农民脱贫增收主导产业

日前,记者在位于郧阳区柳陂镇金矿村的湖北龙雨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无土栽培蔬菜基地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管理无土栽培草莓,并将粘虫板有序插在大棚内。只见一片片冬草莓青枝绿叶生机盎然,不少草莓已开出小白花。

湖北龙雨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郭雨明告诉记者,2017年,公司1号无土栽培蔬菜基地全面启动生产,他们采用全计算机自动化无土立体气雾栽培技术,实现了比土地种植面积增加5倍,生长速度增加3倍的目标,而蔬菜营养含量更丰富。全年12茬不间断种植生产的工厂化种植模式,实现了1000平方米月产最高1万斤蔬菜的惊人产量。无土栽培蔬菜年实现销售收入30多万元,净利润10万元。

“近年来,我市蔬菜生产规模稳中有增。播种面积由2016年的122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126.2万亩,常年生产的蔬菜达11大类50多个品种,逐步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生产技术科工作人员杨朝辉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市级及以上蔬菜类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5家,湖北著名商标9个、湖北名牌7个。蔬菜经营主体正由过去会种地向会管理、会经营转变,已培育从事蔬菜观光休闲采摘类经营主体53家。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已发展蔬菜电商13家,服务各类蔬菜交易市场100余个、社区菜店126家。

“蔬菜已成为我市农民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2016年至2018年,我市菜农收入实现三连增。2018年全市150万常住乡村人口人均蔬菜纯收入3189元,而全市乡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95元,其中蔬菜贡献31%。”杨朝辉说,这是我市发展蔬菜产业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

高质量发展推动蔬菜产业优化升级

近日,在房县化龙堰镇上营村蔬菜产业基地,数十位村民正忙着采摘螺丝椒,不到10分钟,一袋袋螺丝椒就装上运输车。

化龙堰镇结合自身实际,以上营村、上湾村、长望村核心蔬菜片区为基础,大力推进露天蔬菜、冷暖棚设施蔬菜、滴水灌溉蔬菜基地建设,已建成蔬菜基地5个,总面积超过4000亩,所产蔬菜除满足各大超市日常需求外,还畅销襄阳、武汉、北京等地。

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项目管理科科长王永重说,近年来,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先后整合各类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争取省级项目十几个,年均实施市级项目30余项,先后建成郧西县香口、郧阳区柳陂、张湾区黄龙、房县化龙堰、竹溪县泉溪等蔬菜专业乡镇,为产业持续发展深度发展提供动力,推动了蔬菜产业优化升级。

郧阳区谭家湾镇食用菌产业园现代化制袋车间。

近年来,我市蔬菜基地面积稳固在40万亩以上,创造的产值(含食用菌、西甜瓜、草莓)达70亿元,占我市农业(种植业)总产值的40%以上,为全市“61”产业强农计划提供了重要支撑。

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四级调研员何波介绍,我市在提档升级上做文章,着眼加快蔬菜现代化建设,重点抓好“两区十园三十个亮点”的提升和培育。巩固提升10万亩汉江生态经济带蔬菜生产示范区和5万亩竹房城镇带蔬菜生产示范区,对10个园区创建和30个亮点培育实行项目清单制。目前,形成了郧阳区安阳镇、青曲镇,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蒿坪镇等加工蔬菜专业乡镇,加工原料菜生产面积达3万余亩;培育了房县野人谷2000亩阳荷特色示范基地、竹山县食用菌产加销一体化示范亮点和竹溪县桃源、泉溪等乡镇5000亩高山蔬菜示范基地;创建了郧阳区柳陂蔬菜科技示范园、郧西香口乡蔬菜生产标准园、丹江口长海科技示范园、竹溪县浪谷细雨标准示范园等一批集标准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于一体的蔬菜产业园区,有效推动了产业提档升级。已建成的郧西县香口乡千亩设施蔬菜科技园,带动全乡发展蔬菜8000余亩,年产值突破1亿元以上。

郧阳区香菇小镇。

我市每年引进示范新品种20余个,涌现出郧西县香口薯尖、郧阳区芽苗菜、张湾区安沟嫩香芹、竹溪县高山辣椒、房县阳荷和羊肚菌等一批特色优质蔬菜,优化了市场结构,满足了市场多元化需求。

力争明年实现百亿蔬菜产值

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二级调研员王世民说,我市在确立“稳量、提质、添绿”的发展总体思路上,以保障蔬菜供应、保障农民增收和保障质量安全为目标,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一园两带”蔬菜产业布局,规划建设“四菜一菌”基地板块,提升蔬菜生产加工流通能力,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力争明年种植、加工、流通环节在内的综合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蔬菜产业空间布局总体框架为‘一园两带’。‘一园’即围绕中心城区分布的以城郊蔬菜基地为主的中心城区供应蔬菜产业园,‘两带’即北部汉江生态蔬菜产业带和南部竹房绿色蔬菜产业带。”王世民告诉记者,中心城区供应蔬菜产业园基地面积努力达到10万亩,年产量60万吨,蔬菜综合产值38亿元。汉江生态蔬菜产业带基地面积努力达到15万亩,年产量50万吨,综合产值32亿元。竹房绿色蔬菜产业带基地面积努力达到15万亩,年产量60吨,综合产值30亿元。

王世民说,下一步将完善基地板块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布局,规划建设“四菜一菌”,即园艺设施菜、城郊自供菜、高山绿色菜、武当特色菜和食用菌等五大类特色蔬菜基地。

郧阳区柳陂镇设施蔬菜基地。

园艺设施菜基地以十堰及各县(市、区)城区近郊为核心,保障城区多品种、反季节、高端蔬菜供应和节假日休闲采摘。城郊自供菜基地以郧阳区、郧西县、张湾区为核心,保障高品质鲜嫩地产菜需求。高山绿色菜基地以南三县为主,生产反季节蔬菜,弥补夏秋高温淡季城市供应缺口和远销外地市场。武当特色菜基地以汉江生态经济带和竹房城镇带沿线为主,发展魔芋、山野特色菜,保障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或批量外销。食用菌基地以房县、竹山县、竹溪县、郧阳区、郧西县为重点发展区域,以加工干菌为主,鲜菌供应为辅,发展丰富居民鲜食品种和出口创汇干制加工品种。

王世民说,今后我市蔬菜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是蔬菜基地建设、市场主体培植、强化品牌创建、蔬菜加工建设、市场流通建设、质量安全建设、科技能力建设等。力争明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30万亩,产量170万吨,实现蔬菜生产产值60亿元。重点培育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120家,家庭农场、生产大户10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蔬菜加工类)发展到30家,加工量达到20万吨,实现加工产值25亿元。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蔬菜流通类)发展到10家,实现蔬菜经营量80万吨,流通环节产值15亿元。从而有效解决蔬菜市场需求与生产结构不平衡、蔬菜供给的数量与质量不平衡、蔬菜生产的投入与效益不平衡等问题,以新理念推进十堰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 责任编辑:封荣娟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