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团的学员们上课时个个认真。
秦楚网讯 (十堰晚报)文/记者 罗毅 图/记者 刘成臣 通讯员 常芸 成佳
在上个月举行的全市老年大学歌咏比赛中,茅箭区老年大学合唱团以一首《我的祖国》摘得“银龄时代”梅花金奖,这也是该合唱团成立以来在各类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茅箭区老年大学合唱团起步较晚,团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但他们团结一心,刻苦训练,最终捧回大奖。
进合唱团先要通过考试,200人里选40人
近日,记者到茅箭区老年大学采访时,合唱团的几十名学员正在老师山文祥的指导下练习发声。山老师一边讲解声部,一边在黑板上板书,之后带领学员练习。记者看到,几十名学员个个认真,和老师的互动也特别积极。
“合唱团的团员都是经过考试选拔进来的呢。”合唱团副团长66岁的郭敏说。茅箭区老年大学成立之初,就开设了两个声乐班,有200多名学员。2018年,茅箭区老年大学决定组建合唱团,便从这两个声乐班里选拔团员。“我们从班委会中选出评委,再加上老师、声部长,一共5个人组成考核评审。”郭敏说,每一位学员上台唱一首歌,考查学员的识谱能力,5位评委根据学员的表现进行打分,最终选出40名学员参加合唱团。“经过考试才能进合唱团,这样很公平,而且还能保证团员有一定基础,排练节目也轻松一点。”
茅箭区老年大学合唱团后勤部长、67岁的李燕群介绍,学校十分重视合唱团的发展,还给团员配备了服装。目前,合唱团里女团员比较多,男团员较少,而且男团员的岁数比较大,平均年龄超过70岁。
有的老人退休后事情相对较多,比如要去外地帮忙子女照顾小孩,因此,合唱团的人员变化较快。一旦有团员不能参加活动,就从声乐班里挑选人员补充进去,使合唱团的人数一直保持在40人。
要想唱得好,先从乐谱等乐理基础知识学起。
家人说:“你们的课后作业比上大学还严格”
每个人的音乐基础不一样,学起知识来也是速度不一样,再加上老年人的接受能力很慢,因此,要想让合唱团的能力快速提高,必须团员团结一心,勇于拼搏。
“我们这个合唱团进步快,团长付出了很大的心血。”郭敏说,合唱团的团长是王文娟,她认真负责,对团员的要求很严格。“我们每次学完一首新歌,团长就要求每个人边打拍子边唱,把音频发在微信群里,由团长和声部长进行检查,唱得不好的就指出来,要求团员重新唱,直到合格为止。”李燕群说,她有一次在家里练习一首歌,一直练习了5次,老公都觉得好奇,“比上大学还严格”。同样,合唱团的声部长齐秀花也是一个严格的人,团员们发来的练习作业,她一个个认真检查,有问题的立即指出来,并指导团员们练习。
除了合唱团的严格要求,每位团员也是高标准要求自己,遇到不懂的就相互请教。郭敏说,团里有位团员在练习一首歌时,有一个地方经常出错。郭敏就在微信里领唱,带着这位团员一遍遍地练习。“大约练了半个小时,这位团员才把唱错的地方纠正过来。”合唱团的团员们都明白,能在全市歌唱比赛舞台上演出,这本身就是对合唱团的肯定,是一种荣誉,因此,每位团员都希望能好好表现,争取拿到名次。
对于合唱团的老师山文祥来说,如何让团员们一起进步,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山文祥从事音乐教学40多年,2016年到茅箭区老年大学教音乐,“有的人接受能力强,学一遍就会了。有的人记忆力不行,得一次次地教。”他从最基础的乐理、节奏教起,引领着学员们不断成长。
团员们在台阶上练习合唱,力争从声音到仪态做到最好。
饱含深情的歌声打动现场观众
今年下半年,得知全市老年大学要举行歌咏比赛后,茅箭区老年大学合唱团也开始了准备工作。“首先是选择歌曲,当时我们准备了两首歌,相互比较看哪首歌的效果好。”郭敏介绍,除了《我的祖国》这首歌曲,当时还准备了另外一首歌,一起排练看效果,并且请来评委现场点评,最终定下《我的祖国》这首歌。之后,文山祥对这首歌曲的部分地方进行改编,加入一些新的元素。
“从排练到最终上台,我们只用了6节课的时间。”文山祥说,由于时间很紧,要想在歌唱比赛中获奖,需要每位团员团结一心,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我们分成两个声部,一个声部一个声部地练习,然后再合在一起练习。”在排练的过程中,每位团员克服困难,不请假不掉队,上课时认真排练,下课回家后继续练习。合唱团班委会的成员们也认真负责,检查每一位团员的作业,及时指出不足之处。
上个月,“奋进五十载 银龄颂十堰”全市老年大学歌唱比赛在红松剧场举行。当天早上7点多,全体团员就赶到比赛现场,进行化妆、排练,茅箭区老年大学的干部们也来到现场,给学员们补妆、整理衣物。轮到他们上场的时候,所有团员们排好队形,高质量地完成《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整齐优美而又饱含深情的歌声打动了现场观众,他们摘得“银龄时代”梅花金奖。
“我们合唱团之前也参加比赛,获得过名次,但这次是我们取得的最好成绩。”辛苦几个月获得金奖,让所有的团员都兴奋不已,也激励着大家朝下一个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