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汉泽)11月17日,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发布了《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刘青松介绍,这是继2017年之后该会第二次发布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旨在通过对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和评估,找到优势与不足,探索发展规律和路径,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供决策依据,促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状况及12个省市区情况的评估和分析,并针对西部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同时,《报告》以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六大领域为评价重点,提供了工业资源、节约大气、水环境质量、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22项指标数据。
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进步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在生态文化领域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生态经济领域差距明显。
《报告》还剖析了8个西部典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案例,总结了它们在抓好主体功能区定位、有序推进城镇化、加速新型工业化、推动绿色发展中取得的经验。据透露,《报告》对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对口帮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