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武当山,名山是怎样炼成的?》系列报道(10)

朝山进香习俗延续千年——武当山“铁杆粉丝”多来自民间

时间:2019-11-12 10:05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武当香客朝圣。 范学锋 2017年1月29日摄于武当山金顶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朱江

武当香客遍布各地,朝山进香习俗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说明朝永乐皇帝、嘉靖皇帝作为武当山“铁杆粉丝”,代表的是皇室一族,那么,武当山更多的“铁杆粉丝”是普通百姓。

2018年11月6日上午,武当山来了很多宾朋。武当山第十一届香头联谊会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香头与武当山道教协会及武当山门票管理局、旅游局、景区管理局等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回顾2018年香客团队运营情况。

武当山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其独特的道教文化和宗教建筑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香客是真武信仰的传播者和传承者,也是武当旅游的活广告。2018年截至当天,武当山已经接待香客团队20余万人次,其中最大的一支香客团队达到6000多人次。武当山门票管理局副局长张斌告诉记者,武当山朝山进香习俗已成为十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头,也就是牵头组织香会的人。他们往往一呼百应,倾村出动,从全国四面八方辗转千里来武当山朝山进香。

缘何举行香头联谊会?武当山发改局局长卢家亮回忆说,十多年前,他带领工作专班专程找到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张官营镇的张国和。那里一百多年前就有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武当山朝山进香的传统,张国和是鲁山县大同心社香团香头,而只有调动香头的积极性,才能带动更多香客团队赴武当山朝山进香。

事实的确如此。2016年3月7日,88岁高龄的张国和带着5000余名香客来到武当山。

武当山朝山进香活动,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是以民间信徒修仙的形式进行,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明朝宫廷以道教为国教,大兴武当,举国膜拜武当道教最高尊神真武,香客众多。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历史学教授、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杨立志对记者说,通过研究碑文志书等,发现朝圣武当山的香客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跨越了整个中华大地:在明清两代,武当山香客最北边到达北京顺天府宛平、大兴;最南边至广西容县、云南昆明;最东边抵达台湾嘉义县梅山;最西边则延伸至甘肃甘州府张掖县。

香头德高望重,是香社的领头人

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的张国和,是当地大同心社香团香头。记者 朱江2017年3月16日摄于武当山

大同心社香团社长张刚在香社中颇有威望。近年来,香团人员不断增加,目前已发展到5000余人。 记者 朱江2017年3月16日摄

若不是亲眼所见,难以相信。2018年3月15日晚至16日下午,武当山迎来河南、湖北的8000余名香客。其中,从3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来自河南省南阳市、平顶山市的5400余名香客,乘坐110余辆大巴车,分批来到武当山。武当山门票管理局为他们开辟了专用停车区域,香客于16日凌晨4时30分,开始向山上进发。3月16日凌晨,武当山气温骤降到零摄氏度以下,风力在8级左右。但是,在通往金顶的古神道上却满是香客。有的是三口之家,还有不少四世同堂。一位香客抱着仅几个月大的孩子;3月16日下午,来自湖北省随州市的2700余名香客分批抵达武当山,登山祈福……

2018年农历正月廿九,武当山金顶百余平方米的地方,一大早就挤满从全国各地赶来朝拜的香客,这其中就有张国和。90岁高龄的张国和,除了听力有点减退,依然精神矍铄、手脚麻利。这是张国和连续第73年来武当山朝山进香。

张国和回忆说,他第一次来武当山时才17岁,那时候没有车,背着干粮走路往返用了半个月。旧时的武当山沿路杂草丛生,道观也非常破旧,有时候走到深夜才能找到住的地方。从那以后,张国和每年春节期间都要到武当山朝拜,有时候一年来两次。如今,武当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国和对此感受最深。

张国和说:“我们张家现如今五代同堂,人丁兴旺,儿女们也都有出息,这多亏了祖师爷的保佑,所以我一定会来。”曾经有一次,他因为腿受伤下不了床,春节没来武当山,伤愈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背上香裱朝武当。

大同心社香团成立于1936年,朝圣武当山已有80多年历史。从上一届香头手上接过重担,已经过去20多年,张国和做事认真、为人厚道,在香团中颇有威望。近年来,香团人员不断增加,目前已发展到5000余人。

2018年12月12日下午,74岁的大同心社香团社长张刚告诉记者,张国和登山从来不要人扶,走起路来比一些年轻人还快。只是岁数不饶人,武当山第十一届香头联谊会,张国和没来参加。

张刚的微信昵称是“武当日出”。从鲁山县到武当山,全程跨省高速公路驾车有360多公里,但张刚心里一直装着念念不忘的武当山。

老摄影家20多次登武当,用镜头记录朝山进香

献香资,铭记绸缎条;蓄积万民伞,永相传。邓俊基2014年1月12日摄于武当山南岩

“每逢香火盛会,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成群结队,旗锣香纸,不远千里而来。为了在‘祖师’脸前点一炷香,叩一个头。”1940年,著名诗人臧克家登武当山,参观了磨针井、紫霄宫、南岩、金顶等胜景。武当一游,使他长久难以忘怀。于是,他在追忆中写下游记散文《朝武当》。

在民间,朝武当的习俗已延续千年。无论寒暑,登武当山的人都络绎不绝。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南来北往的香客,但由民间组织前来朝拜的香会影像资料则保存较少。十堰市老摄影家邓俊基先后20多次登武当山,用镜头记录香会朝武当的壮观景象。

82岁的邓俊基祖籍房县,1981年迷上摄影,退休前业余时间必外出拍照,退休后几乎全部时间用于拍照与制作。他将精力放在拍摄汉江上游的南水北调水源区、武当山、神农架等上面,重点记录平民百姓生活状态,现已积存数万幅照片。

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他,回忆起当年拍摄武当山朝山进香习俗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2004年腊月廿一,天气晴好。按惯例,过年前是香客朝拜武当山的佳期,一定能拍到难得一见的香会朝圣场面。邓俊基便带上相机,早早赶到南岩守候。上午9点左右,耳边一阵锣鼓喧天,他扭头一看,只见20余名壮汉头系黄头巾,身穿黄香兜,手上拎着香和裱,还有一人打着不常见的“万民伞”,另有一人高举会旗。

香客们歇息时,邓俊基仔细看了看这把约10斤重的“万民伞”。伞直径1米左右,伞衣是黄色,伞上印有太极图,伞衣周边是绿色花边装饰,一旁垂下密密麻麻的绸缎带,上面写有朝拜武当山香客的姓名、时间和香资等信息。

每一条绸缎带代表着一户人家,有的绸缎带上只有一个名字甚至没有名字,有的多达上十个名字。

这些香客一路风餐露宿、谨言慎行,尤其是背负真武大帝神像的壮汉,无论休息还是爬行,时刻不忘上香,这种虔诚的举动令邓俊基十分感动。

邓俊基说,越来越多的游客、香客,以多种形式朝拜武当仙山,这不仅反映了武当文化的悠久与厚重,也反映了武当山的神圣和神奇,成熟与包容……

( 责任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