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借山融山 靠山兴山 以山养山 房县做活山水文章

时间:2019-09-20 09:06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秦楚网讯 (十堰日报) 通讯员 王超亿 报道:河中一泓碧水,空中白鹭翻飞;男士悠闲散步,女士翩翩起舞……初秋的房县县城沿河公园,是花的海洋,也是人们休闲观景的好去处。“借山水之灵气,筑和谐之根基,圆幸福之愿景”的理念,已在千里房县由构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借山融山。房县位于道教圣地武当山和华中屋脊神农架之间,具备一定区位优势,是“两山一江”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驿站。近年来,房县因“两山”闻名,按照承西山投射、与西山互补、同西山共融的思路,推进“武房神”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交通互联、景点互通,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神奇风光、神秘驿站”。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传承房县诗经文化、黄酒文化和野人文化,加快重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进展,发展参与式、体验式、开放式旅游,全力打造房州古镇、西关印象、土城特色小镇三个“十亿元”旅游龙头,形成“滑雪、品黄酒、逛老街、泡温泉、游双野”等黄金旅游线路,打造“诗经故里、休闲房县”旅游品牌。

靠山兴山。房县幅员辽阔,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而以房县为重点的秦巴生态功能区,是抵御沙尘暴南下东移和酸雨北上西进的生态调节器,被誉为中国真正的“生态心脏”;房县草场资源丰富,是发展草食家畜的优良场所,可利用牧草面积287万亩,居湖北省第一。近年来,房县采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式,在“山”字上做文章,在“林”字上下工夫,制定优惠政策,建立专项基金,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等生态经济,实现了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探索出了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并出现了一批粗具规模的示范场户。以建设“全国食用菌大县”为目标,引导林农在乔木林下培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药用菌,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目前,该县耳菇林面积达180余万亩,食用菌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地,年创汇6000万美元以上。成立特色林下养殖公司10家,养殖林麝、梅花鹿等,年产值数亿元。

以山养山。房县森林覆盖率达77.6%,活立木蓄积量达1200多万立方米,是秦巴山区的天然氧吧。为切实解决生存与生态之间的矛盾,房县坚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向农民发放土地补贴,将水土流失严重、亩产量低、不适宜耕种的陡坡地退出来,因地制宜地栽上树、种上草,以粮食换生态。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大力实施,房县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率大大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全县森林植被越来越多,水土流失越来越少,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增加,退耕还林生态效益初步体现。为了实现生态兴县、兴林富林目标,房县抢抓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大力植树造林,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始终以高标准、严管理原则,强化责任措施,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之路,实现了 “一退一还效益大于二”目标,收到了 “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多重效益。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