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 通讯员王超亿 赵琳报道:日前,笔者到房县化龙堰镇高桥村探访,只见村里到处绿意盎然、清爽整洁。在文明乡风的滋润下,村容村貌悄然发生变化。
自今年5月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化龙堰镇高桥村将乡村振兴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有效结合,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路子,有力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
基层阵地让群众心有所系。暑假里,14岁的陈金贵经常到高桥村党群服务中心 “四点半”学校内,和几个同龄孩子写作业、讨论问题。因父母常年在浙江务工,他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性格比较孤僻,假期生活基本是看电视、玩手机。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劝说陈金贵到 “四点半”学校学家风、学交流、学文化,并安排志愿者 “一对一”进行学业和心理辅导。陈金贵在 “四点半”学校呆了一段时间后,性格慢慢开朗起来,见人还主动打起招呼。高桥村通过展开一系列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高。
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劲吹。连日来,高桥村掀起了学习村规民约的热潮。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立家规、传家训、兴家教、正家风,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当好人……”这份1300多字的村规民约文字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其内容涵盖 “爱国守法、村风民俗、治安安全、邻里互助、环境卫生”等方面,特别将24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并把倡导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有关要求纳入其中,为村民树立起行为规范的风向标。如今,高桥村这份村规民约张贴于村文化广场和多个宣传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村里还组建了政策理论宣讲队、 “四好”创建指导队、矛盾纠纷调解队、乡风文明普及队、扶贫帮困服务队、文化文艺宣传队等多个志愿服务小分队,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强化培育良好民风家风乡风。
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加美丽。把自家门前清扫得干干净净是高桥村村民王明根每天都会做的一件事。作为化龙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高桥村注重将农村环境整治与提升村民素质相结合,不仅收到了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效果,还达到了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目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实施以来,高桥村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化龙堰镇宣传委员甘露告诉笔者:“为了建立长效机制,高桥村除了要求原有卫生人员进行认真打扫,还在各家各户门前实行‘三包’制度,一方面确保外面的垃圾、杂草不进村,另一方面确保村里的垃圾全部进入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