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国际农发基金项目5年投资5亿元助力十堰农业产业发展

时间:2019-07-26 08:23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湖北日报2019年07月26日12版报道。点击查看原文

原标题:图文:为贫困地区开启产业发展之窗 ——写在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在我省实施5周年之际       

图为:竹溪贡米进行标准化生产。

图为:十堰大西沟红豆杉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发展产业。

图为:茅箭区茅塔乡王家村村民采收香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通讯员 赵利华 实习生 邱思诚

一个项目的力量有多大?

大山深处2.5万农户得以持续增收,200多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尽显活力,这片土地上的农业产业特色更加鲜明、亮眼。

2014年,国际农发基金贷款项目落户湖北。5年来,项目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把秦巴山片区特色产业、弱势群体和贫困农民作为重点扶持开发对象,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平台、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建设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农民增收。

金融活水进村来传统产业起死回生

竹山县深河乡井泉村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独特的气候十分适宜种植优质茶,2015年之前,全村拥有丰产茶园500余亩。但因交通不便,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没有茶叶加工车间,制茶技术不统一,产品难卖,茶叶产业并没有让村民富起来。

为了帮助井泉村尽快脱贫致富,村干部找到了圣湖茶业公司董事长张宗萍,双方携手开启合作之路。圣湖茶业公司派技术人员进村,对茶园进行改造升级。借力国际农发基金项目,企业在育苗、茶园建设管理、采摘、加工、包装等环节中全面实现标准化,2018年生产红、黑茶1000多吨,为茶农增收1500余万元。

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是十堰山区实现乡村振兴的出路和希望,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和支撑。

5年来,十堰市通过实施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思路,着力培育壮大茶叶、柑橘、蔬菜、畜牧、林果等多元富民产业,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提质增效。

以“两竹”百公里茶叶长廊为主的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郧阳区、房县等地的香菇产业势头强劲,丹江口市林果、郧西的蔬菜及山羊、房县及“两竹”的药材方兴未艾;张湾区天麻、食用百合等产业得以升级。目前,十堰农民从特色产业中获得的收入比重超过40%,充分彰显了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的巨大潜力。

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带动。项目累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446余家、龙头企业82家,鼓励和帮助合作社走出去学习、考察、培训,开展产品研发、品牌认证等,合作社服务能力和连接市场能力得到极大改善。

产业链上增收忙贫困群众迎来新生活

种植红薯,加工粉条,是郧阳人的传统产业项目。近年来,郧阳区借助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引入产业化经营模式,把红薯变成“金疙瘩”。

郧阳区梅铺西湾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晓红带领社员农户,大力推广湖北省高产高淀粉“鄂薯6号”红薯的种植、销售、贮藏,全方位为合作社成员和基地农户提供红薯种苗、种植技术等服务,成功地探索了“六统一分”模式,即统一签订订单、统一红薯良种、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红薯、统一产品销售、基地农户分散种植,合作社订单红薯基地面积达3000亩。

如此大规模的红薯,如何销售?郧阳区一方面动员种植大户开办粉条加工作坊,自产自销增收致富;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大力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增强红薯产业化加工能力。

作为郧阳红薯深加工龙头企业,2017年,鄂鲁淀粉制品有限公司申报实施国际农发基金贷款建设3000吨红薯粉丝加工项目,将大山里的产品远销四川、重庆和北京等地。

眼光不仅停留在种植环节,十堰市福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同时,谋划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大棚内套种有机葡萄,配套完善生态旅游观光设施,吸引四方游客前来采摘休闲。

在产业链上,有的农民直接参与产业经营,成为种养大户;有的农民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了一边拿股金一边打工拿薪金;有的农民在家门口务工,成为产业工人;还有的农民依托不断兴起的产业,做起了电商。

家门口就业创业农村妇女走上舞台当主角

十堰贫困山区,妇女多在家务农,收入十分有限。如何让妇女们在产业发展中主动作为、增收脱贫,是国际农发基金项目的一个重要内涵。

竹溪县“八山一水一分田”,水稻产量少,因古代与朝廷有渊源,“竹溪贡米”颇为有名。但竹溪贡米生产过程标准严格,质量要求高,竹溪县心连心贡米产销专业合作社瞄准女性天生细心、做事认真等特征,聘请资深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她们开展专业培训,组织500余名妇女从事贡米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朝阳村妇女王金兰种植3.84亩优质稻,优价统销给双竹公司,收入7000多元,比项目前种普通稻谷净增收2000元。

国际农发基金项目人性化机制,激发出项目区妇女的参与积极性。在竹溪贡米项目区4500余户项目农户中,妇女农户占500余户。

为农村妇女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还有更动人的故事。

吴红梅原本是一名普通的打工妹,在深圳工作几年后回到家乡丹江口市浪河镇,进入阿里山公司。后因种种原因,阿里山公司无法继续维持经营。吴红梅不忍看着家乡辛苦建立起来的有机农业品牌就此消失,2013年12月,她多方筹措资金,重新注册成立圣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动当地茶农生产、加工、销售茶叶。2017年,乘国际农发基金项目的东风,圣和公司投资110万元,新建高标准红茶生产线一条,当年红茶出口140吨,创汇700万美元。

何为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上世纪70年代初,世界不少地区农业歉收,出现粮食危机。在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推动下,联合国于197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世界粮食会议,决定建立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简称“农发基金”),以便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开发,尤其是粮食生产提供资金,属联合国专门机构。

政策支持项目方面,主要是协助政府解决在土地、物价、信贷、市场、补贴等农业政策投资方面的资金需求。在消除贫困方面,农发基金主要强调贷款项目要直接用于经济条件差的个体农户和乡村妇女,而不能用于国营企业或为私人资本赢利。中国自1980年加入农发基金以来,已累计向农发基金认捐3033.85万美元。

记者手记

协力攻坚立典范

胡琼瑶

5年前,国际农发基金项目落户湖北并在十堰市启动实施。今年6月,农发项目的专家团队深入十堰市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对我省农发项目建设给予高度评价。此项目还荣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际农发基金联合颁发的2018年项目最大进步奖。

农发基金项目工作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绩?“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模式,打破原有的习惯思维和方法,因地制宜求创新。”省农业农村厅对外合作办公室调研员赵利华说。

农发基金项目坚持产业发展、主体带动、妇女参与、扶贫扶智、知识共享的原则,宣传经验和典型,引导农民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激发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培育益贫式商业模式,是该项目的一大创新。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支持项目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大户发展,延伸农产品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打造了一大批农产品知名品牌,获得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地标产品认证,成就了一批企业取得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为这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

国际农发基金项目既是外资贷款、政府举债项目,又是扶贫项目,它不仅仅是经济行为,更是政治任务。赵利华说,农发基金项目圆满竣工,标志着我国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产业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更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