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山水田园竞风流——郧西县以生态为底打造绿色经济

时间:2019-07-23 09:55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香口乡智慧农业一角   

十堰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锂电池   

在湖北亿德木业加工生产车间,工人在烘烤板材

秦楚网讯 (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杨洪霞 通讯员 徐军 张杨

盛夏时节,行走在郧西大地,蔚蓝的天空云卷云舒,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清香,一股生机勃勃的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郧西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主导、促转型,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工业经济、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生态农业协调发展之路。

打造生态智慧农业示范区

7月20日,记者来到郧西县香口乡上香口村农业技术推广站,站在电子屏幕前,轻点鼠标,整个生态智慧农业示范区的“画像”呈现在眼前,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与生态智慧农业示范区农业发展相关的资讯显示了出来。

“可以说,从一粒菜籽种下去,到走上消费者的餐桌,整个过程都处在智能化监管网络下,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示范区管理人员胡涛介绍。

近年来,香口乡共建成蔬菜基地1.37万亩,拥有“好香口”蔬菜集体商标,“香口胡萝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生态智慧农业示范区依托香口乡现有蔬菜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调优布局,调大规模,调高标准,调强产业,调富农民。项目总投资6.68亿元,包含智慧农业、产业融合、会展农业、创意农业等4个板块,于2018年动工建设。

目前,生态智慧农业示范区完成投资5.1亿元,改造升级设施蔬菜基地2000亩,建成生态采摘园5个、扶贫产业园2个、蒲公英文化广场1个,配套建设电商直播中心1个,冷链仓储设施1个。

香口乡的生态智慧农业示范区是郧西县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郧西县委书记张涛介绍,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郧西县筹集资金15亿元,把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等工作进行整合,推广“政府+金融+企业+社会+市场”“扶贫资金+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等模式,鼓励农村规模发展香菇、蔬菜、核桃、中药材、茶叶、油橄榄、油用牡丹、铁扫帚、马头羊、生猪、秦巴黄牛等特色农业产业。出台《郧西县产业扶贫奖扶办法》《市场主体带动扶贫奖励办法》等文件,成立2亿元产业扶贫专项基金,支持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增收脱贫。

“今年我们将大力挖掘农村能工巧匠,培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张涛信心满满。

回迁企业建起“工业梯田”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郧西县河夹镇扶贫产业园PPP项目工地时,远远就听到机器的轰鸣声。进入现场,立刻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几十辆大型运输车来回穿梭,十几座大型塔吊长臂挥舞,正在抢时间、赶进度。

河夹扶贫产业园区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利用河夹镇老庄岭片区荒地建设的以木材加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生态扶贫产业园。园区建设坚持工业梯田和绿色工厂理念,打造标准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面积80万平方米,厂房屋面设计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和生产、生活、物流区域相对独立布局,污水处理、供水、供电、供气、消防、综合管沟配套齐全。

2017年,国家设立雄安新区,河北省随之对产业进行调整,将该省左各庄板材产业外迁。郧西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派人先后7次赴左各庄,主打招商“乡情牌”,成功与左各庄68家郧西籍木业企业签订回迁协议。

走进湖北亿德木业加工生产车间,80多名工人穿着工装忙碌着。亿德木业是一家集生产、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规范化家具板材加工企业。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在园区建设生态厂房7000平方米,采用国内先进的无甲醛家具板生产线,生产生态环保高档家具板材,计划安置贫困劳动力150余人,年产值可达1.2亿元、年创税可达600万元。

“非常激动,回家的感觉真好。在外打拼了半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能把企业搬到家门口,而且是‘拎包入住’。”亿德木业负责人何德恕说,“我是2017年12月与县政府签约回乡发展的,去年12月入驻产业园,有幸成为园区首批开工企业之一。”

根据项目施工方案,园区建设实行倒逼机制,结合每期工程施工工序、工艺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精确到每月、每周甚至每天。同时,园区把安全、质量理念贯穿于抓项目、抓建设的全过程,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张涛介绍:“河夹扶贫产业园作为郧西扶贫产业项目建设主战场,首次实现全产业链招商、企业集群化招商、专业园区招商,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入驻41家企业。园区满园后,预计年可实现工业产值80亿元,年创税2亿元以上,可提供8000多个就业岗位。”

全域旅游释放富民红利

夏日时节,行走在郧西天河两岸,只见清澈的河水里小鱼成群,一群白鹭卧波嬉戏。郧西县委副书记汤宏介绍,治理后的天河水质介于二三类之间,曾经绝迹的鱼虾又回来了。

郧西曾有众多化工企业,最多时有黄姜加工厂40多家。加工黄姜产生大量废水,无法分解。加之天河沿岸滥采砂石,到处是污泥和垃圾。

2014年,湖北省选取13个县(市)为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郧西县入选。2015年,天河生态修复工程启动。2016年,郧西县确定发展全域旅游,明确天河流域为“龙头”。2017年,天河水乡景区规划出台,目标是建设“三产高度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相得益彰的乡村振兴先行区、全域旅游示范区”。

在该县积极谋划下,2018年4月,湖北省批复同意郧西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如今,天河水乡景区建成18公里游步道和河道景观带,一线串珠,带动沿线4个乡镇29个村两万多户群众增收。景区入口处的水秀广场,采用声、光技术,打造喷泉、水幕电影等。下游的观音镇龙桥村通过改造民居,发展油坊、豆腐坊、绣坊、酒坊等40多家。下游中段建有9.25公里漂流航道。

去年7月,郧西举办以“天上七夕·人间郧西”为主题的田园生活节,把活动办在7个乡镇的山川田野上。组织开展天河漂流、爱情马拉松、旅游推介会、经贸洽谈会等七大主题活动和文化旅游商品大赛等12项活动。活动期间,该县累计接待游客4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9亿元;农户参与节会活动17.2万人次,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4171.9万元。

在一系列活动的拉动下,2018年郧西接待游客59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9亿元。后期,郧西计划将天河水乡景区与七夕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引进市场主体,带动全民参与,打造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本。

汤宏说:“今年,郧西正在探索实施景区带村和‘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预计全年接待游客6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

建设百兆瓦级储能基地

7月19日,记者在郧西县天河创业园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二期扩产项目车间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在加紧生产。

十堰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成介绍,该公司是广东猛狮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端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锂电池组)的新能源高新科技企业。该项目一期于2018年投入运营,二期扩产项目于5月6日试运行,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能2万套。三期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装备20万辆电动汽车锂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税收1亿元。

吴成介绍,储能是把多余电能、热能、光能、风能等转化为电能储存并加以利用,其原理类似于蓄电池,但比蓄电池更节能环保。目前,国内储能行业处在起步阶段,随着能源利用率在能源产业的地位和重要性逐渐凸显,储能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该公司瞄准这一市场,将进一步完善太阳能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建设储能系统。

郧西境内光能、水能、风能等资源丰富,发展储能产业得天独厚。近年来,郧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大县,在“十三五”期间清洁能源项目总装机将达120万千瓦以上,其中水电总装机约40万千瓦、光伏总装机40万千瓦、风电总装机40万千瓦以上。

该县建成陡岭子、孙家滩、玉皇滩等大小水电站26座,装机总容量13.25万千瓦,年发电量3.58亿千瓦时。正在建设的汉江夹河关水电站和孤山水电站各装机18万千瓦,预计2020年建成发电。全部投产后,年均发电量约5.57亿千瓦时,年可实现收入2亿元、税收3200万元。正在建设的天河流域梯级开发水电站总装机1.76万千瓦,年约发电0.8亿千瓦时,年可实现收入4000万元、税收600万元。

该县建成120座光伏电站,总装机218.39兆瓦。其中,光伏扶贫电站118座,总装机158.39兆瓦,并网发电后可带动338个村229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该县境内的马安白家山、景阳嵩山、河夹黑山等风电场完成测风工作,总装机规模40万千瓦以上。相关前期工作正在推进中,力争2019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建成投运。

郧西县委副书记、县长查宏介绍,下一步,郧西将加强与中广核、中关村储能联盟合作,实施一批光储一体化项目,全力建设百兆瓦级储能基地。

扶贫车间鼓起贫困户腰包

7月18日一大早,香口乡上香口村村民徐中惠匆匆吃过早饭,料理好家务,就来到村里的吨袋扶贫车间上班。

徐中惠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留守在家照顾孩子。“一个月能挣一两千元,可以补贴家里的花销。”徐中惠告诉记者,去年底,香口乡建起吨袋扶贫车间,为乡里留守妇女提供了50多个岗位。

“吨袋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应用广泛。”扶贫车间负责人於德艳介绍,目前产品主要销往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并出口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

於德艳是土生土长的香口乡人,早年在外打工创业,并在新疆创办吨袋工厂。去年6月,她回到香口乡,投资1000万元建成1万平方米的工厂,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年创利税达500万元。

上津镇在外创业人士陈群,早年在浙江等地经销渔具,去年他回乡创办湖北龙影渔具加工有限公司,采用“集中+分散”“加工车间+农户”模式,在10个村建设扶贫车间。去年公司销售额3000多万元,带动500余贫困户增收。

该县组建乡村两级 “乡亲扶贫协会”266个,返乡创业人员5300多人,返乡投资4亿元,创办市场主体4091个,带动2万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能人返乡发展产业,既壮大镇村经济,又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张涛说,近年来,郧西通过打亲情牌、服务牌、政策牌,先后吸引500多名能人返乡创业,兴建渔具加工、皮鞋加工、服装加工、粮油加工、扫帚加工、豆制品加工、蔬菜加工等扶贫车间、扶贫作坊1000多个,带动3万多名群众就业增收。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