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今天是第3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防控传染病 接种疫苗最有效

时间:2019-04-25 09:41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疫苗的发明和预防接种是人类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疫苗接种的普及,避免了无数儿童残疾和死亡。世界各国政府均将预防接种列为最优先的公共预防服务项目。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免疫规划,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病和死亡。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小于5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因接种疫苗减少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3000万人。乙脑、流脑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1.接种疫苗安全吗?

免疫规划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其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预防接种主要是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其实在提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得到免疫保护,人与人之间辗转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链被人为阻断,传播范围受限,减少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

2、在儿童预防接种前,家长应注意哪些问题?

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应带孩子到政府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并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接种。例如,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做好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否现患某种疾病等,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3、哪些情况下儿童不适宜接种疫苗?

急性疾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的,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孩子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则应停止接种。

免疫功能不全:一般认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神经系统疾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4、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是什么?

为保障儿童预防接种后发生异常反应得到合理补偿,消除预防接种纠纷隐患,创造和谐预防接种环境,2017年11月,湖北省卫计委、中国保监会湖北省监管局等9部门联合下发《湖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鄂卫生计生规[2017]3号),明确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各损害等级的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及程序,确定了通过商业保险形式对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予以补偿。通过全省统一招标确定,全省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保险由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同时,在基础保险基础上积极推行补充保险,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自愿自费购买补充保险,现在全市医疗单位的产科均在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的宣传和告知工作。在新生儿办理《出生证》和《儿童预防接种证》时就可以同时办理,以期达到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的补偿标准更高、内容更多、范围更广、受益更大、办理更便捷等目的。

( 责任编辑:刘箫君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