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了不得:十堰耄耋老翁能背《康熙字典》

时间:2019-01-19 10:10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老人正在研究《康熙字典》。

秦楚网讯 (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罗伟

字典是很多人工作和学习的工具,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市一位88岁老人,从孩提时代起就痴迷字典,大半个世纪以来,他一有时间就反复研读字典。20多年前,他就能背诵《康熙字典》。如今已88岁高龄的他,仍能将《康熙字典》倒背如流。老人认为,背字典也是养生之道。他就是本文主人公孟心元。

爱好独特,花一个月工资买字典

1月15日,记者在五堰东山苑小区找到了孟心元老人。老人告诉记者,他和老伴目前住的这套房子是大儿子的,他自己的房子也在这个小区。

尽管已经88岁,但老人看上去身体不错,和记者交流时也耳聪目明。提起自己大半生的经历,老人话匣子打开了。

1931年,孟心元出生在老河口仙人渡。6岁那年,孟心元进了私塾。没过多久,他就缠着父亲要买字典。对于当时农村家庭来说,这笔钱可不少。但大字不识一个的父亲支持儿子读书,省吃俭用了很久,给他买了一本字典。

这是一本很小的字典。这一天对于孟心元来说,真比过年还兴奋。他找来牛皮纸,把字典严严实实包起来,一刻不离地带在身边,一个字一个字地研读。

在当时,字典还是稀罕物,很多小孩都没有。尽管孟心元把这本字典当成了自己的命,最终还是被人偷走了,他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从那以后,由于家里实在太穷,父母没有再给孟心元买字典。

1948年,孟心元参军。转业后,他被安排到原襄阳专署公安处工作。这一年,单位派他去武汉开会,他特意去了一趟新华书店,去买字典,弥补学生时代的遗憾。当时,一本《五用袖珍小字典》的售价是4元钱,而孟心元每月工资也只有4元。但是,孟心元把这本字典一拿到手上,就再也放不下,当即掏出4元钱买了下来。

回到单位,同事们听说孟心元花一个月工资买了本字典,都笑话他,但孟心元毫不在乎。

之后,孟心元勒紧裤腰带过了好几个月。但他每天都笑容满面,坐着看字典,躺着看字典,走路也看字典。

老人2002年去央视接受采访时的牌证。

研读字典,收获颇多成“神人”

1962年,他调到竹山县供销社。十几年后,他又调到了田家供销社。

在竹山县供销社上班的第一年,他和竹山新华书店的周天荣喜结良缘。随后几年时间里,他们的3个孩子先后呱呱坠地。

成家了,有了负担,但丝毫不能改变孟心元对字典的热爱。他不讲究吃,也不在乎穿,唯一的爱好就是抱着字典进行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孟心元读字典越读越起劲,越读越高兴。因为通过读字典,他收获颇多。

有一次,一个同事写材料时“警惕”的“惕”字不会写,当时大家文化水平都不高,问了好多人都不会,孟心元接过笔,一挥而就。因为他每天读字典,很多字已烂熟于心。

还有一次,一个同事帮别人写对联,其中有“别墅”二字。同事在念的时候,把“别墅”念成了“别野”。孟心元予以纠正,同事不服气。孟心元就说:“好,查字典见分晓!”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字典查了起来,证明同事是错的。

这样的例子,在孟心元的生活中有很多。由于孟心元认识的字多,所以别人有不认识或不会写的字,都会来向他请教,他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神人”。

1988年,孟心元调至田家派出所,专门负责办理身份证。干这个工作绝对不能认错字,所以,他萌生了把字典背下来的想法。

“千证万证,身份证是大证!”老人说,办理身份证太重要了。

相比较而言,孟心元喜欢通过偏旁查字的《康熙字典》,而从1962年以后,他研读的也是《康熙字典》。所以,他决定背《康熙字典》。听说他要背字典,有人说:“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的?做什么事不好,去背字典?”还有人说:“你没事干了。”

别人的议论孟心元没放在心上,他真的开始背《康熙字典》了。

读了这么多年字典,他明白,要把字典背下来,首先得把字写对。所以,他就从汉字的规范化入手,每个字,一笔一画,他都默记在心,然后再背诵。

但是,《康熙字典》里一共有47035个字,要背下来,谈何容易?在熟读的基础上,孟心元开始摸索诀窍,然后加以总结。比如,“戊”和“戍”两个字,虽然很像,但还是有区别,在字典中页码的位置也不一样。“己”和“巳”也是。孟心元就根据这4个字的特点,编了两句顺口溜,对这些字进行区别:“戊戍同旁,中间只欠一点;己巳连根,中间何不双挑?”

因为有半辈子研读字典打下的坚实基础,加上坚持不懈,两年后,孟心元真的把《康熙字典》背下来了。别人随口说出一个字,他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说出这个字在《康熙字典》里的页码编号,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活字典”。

研究字典对孟心元帮助很大。特别是户籍办证的时候,会用到很多平时不熟悉的字。这时候,孟心元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别人不会写的,他会写;别人拿不准的,他拿得准。

提起这段经历,几十年后的孟心元还很自豪。

现场测试,老人背字典不在话下

1992年4月,孟心元离休了。在竹山住了两年后,他和老伴一起回到了老河口仙人渡。后来,因为子女都在十堰,他就和老伴来到十堰,在东山苑买房定居下来。

生活安逸了,不过孟心元几十年养成的习惯却没变。每天,他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大多就是读字典。读字典和背字典,让他体会到了很多常人无法体会到的乐趣。最后,他把《康熙字典》牢记在心。别人随便说出一个字,他能在1秒钟内说出这个字在字典里的页码。至于字的写法和意义,那更不在话下。

由于孟心元有这手绝活,中央电视台曾以《一位老人的情怀》对他进行专题报道。

记者为了试试他是否如传言的那样,特意手拿《康熙字典》,随意翻看,随机抽取一些字对老人进行测试,连报了十几个字,每次他都一口说出这个字在字典里的页码。准确率达到90%左右。对于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来说,实在是非常了不起。

厚厚一本字典,他究竟是如何背下来的?其中有何诀窍?孟心元告诉记者,诀窍有,但主要是靠勤奋。如果不是多年来手不释卷地研读字典,他也不可能背下字典。

孟心元老人还告诉记者,自己还能根据日历,算出每一天是星期几。随后,老人拿出一本2019年的日历,在纸上划了一个表格,将每月的第一天和当天是星期几相减,得出一个数字,孟心元将之称为“胆号”。然后根据“胆号”,可以算出当月每一天是星期几。

为了一证真伪,记者随意报了2019年的好几个日子,对老人进行现场考试:

“12月12日。”记者说道。

“星期四。”老人回答。

“9月25日。”

“星期三。”

“6月2日。”

“星期日。”

“4月24日。”

“星期三。”

孟心元老人根据“胆号”很快能算出那一天是星期几,准确率还比较高,大概有80%以上。虽然没有全对,但已经让记者膜拜。

采访时,记者发现,老人记忆力比别的老人强很多,因此向他讨教养身之道。老人认为,自己身体好和背字典有关:“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分为脑力运动和体力运动,两者应该有机结合,不可偏废。我因为读字典背字典,脑子天天运动,对智力有好处,对锻炼身体帮助也很大。”

老人还说,自己除了背字典外,还坚持锻炼,有时打球,有时骑一辆自行车在附近转悠。另外,他非常注意饮食起居。“黑布鞋子青布袍,粗粮素菜吃个饱”、“谨起居,顺寒暑”,老人总结的这些养身法一套又一套,记者获益匪浅。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