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郧西这个村被誉为湖北“小岗村” 背后故事曾引全省轰动

时间:2019-01-17 09:56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下川大队的土地改革,汪传禄记忆犹新。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徐正国 报道:1980年郧西县马安公社下川大队悄然进行了土地承包到户改革,在全省引起轰动,从而被誉为湖北的“小岗村”。

这个曾经创造历史的村庄,在那场变革中给我们留下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今日的下川村又是什么景象?日前,记者实地踏访,对话历史的亲历者,看到了一个马不停蹄、奋勇向前、安定祥和的下川村。

苦涩的回忆>>>  “大集体大糊弄。人混地,地误人,年年春天吃供应。”

在马安集镇,有一片形如平川的土地。因一端接近山坳之末,所以取名下川。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大集体的时候,这里就是郧阳地区基本农田建设的典型,平地多,使用拖拉机耕地,让很多偏居深山的农民大开眼界,羡慕不已。

就是在这样一个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那时候经常闹春荒,百姓把野菜挖光,有的农民外出讨饭。

今年67岁的汪传禄就是下川人,那段苦涩的记忆,他至今记忆犹新。

汪传禄说,1976年3月,他从部队转业回乡,遇上闹春荒。上午到家,下午被安排去买供应粮。“当时,很多农户家里早已断粮,靠供应粮度日。我家也是一样,人均每月口粮不足30斤。好在我那时还有几十块钱的转业费,精打细算还能维持一段时日。可是时间长了怎么办?我发起愁来。”

当时,下川大队(后改为下川村)有9个村民小组325户1400多人,上千亩田地,几百号劳力天天下地干活,每年五谷杂粮的产量只有几十万斤,人均口粮每年不足400斤,温饱问题无法解决。

为什么这么多人种着这么多好田好地,却连饭都吃不饱?汪传禄忧心忡忡。

汪传禄军人出身,干事雷厉风行。回乡后不久,他被选派到下川大队当支部书记。很快,他弄明白了闹春荒的症结所在:“大集体大糊弄。人混地,地误人,年年春天吃供应。”

“上工如拉纤,放工如放箭。队长把嗓子喊破也没几个人响应。上工不上劲,出工不出力,半天歇两遍抽八遍烟,妇女姑娘抽旱烟,人人都想偷会儿懒。捡捡石头,挖挖地,将就一季是一季,季季年年产量低。”总结当时的劳动状态,汪传禄直摇头。

“胆大”的改革>>> “你们大胆搞,搞好了,我在全社推广。”

“要想吃饱饭,就得调动农民积极性,搞责任制,从思想上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汪传禄说,“谈何容易呀!当时,多数人的思想僵化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好在我们有一个爱学习、思想开明、有担当的雷书记。”汪传禄所说的雷书记,就是时任马安公社书记的雷明富。

雷明富虽已去世多年,但每当回想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改革,汪传禄总是这样认为:“如果没有雷书记的支持,我们的土地改革是搞不成的,湖北的‘小岗村’也不会是下川村。”

汪传禄说,1979年春,马安公社春荒闹得严重,雷明富十分着急。他爱学习,自费订阅《人民日报》《新华文摘》《安徽日报》等报刊杂志,想从中找到破解之道。

一天,雷明富从报纸上获知安徽凤阳小岗村搞土地承包的信息后,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产生了。他与公社党委成员研究决定,1980年起尝试推行土地承包到户,就在下川大队试点。

此时,汪传禄已转到公社工作,但他是马安公社党委联系点下川大队的负责人,负责下川的工作。公社党委的决定,让他高兴得一宿未眠。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汪传禄说,1980年春,在县、公社、大队、小组四级干部会上,有领导明确表示不支持。雷明富深知这样做,搞不好是要挨处分掉帽子的。但雷明富没有退缩,态度坚决地说:“既然我们想好了,对群众宣布了,群众也很支持,不能半途而废,就应该试一试。你们大胆搞,搞好了,我在全社推广。”

“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雷书记支持我执行。”汪传禄说,就这样下川大队迈出了土地改革的步伐。

科学的决策>>> 下川大队土地承包到户,成了湖北的“小岗村”

几十年间,下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安徽小岗村的土地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冒着极大的风险,无法为雷明富提供借鉴经验。雷明富决定在下川大队分三步走,稳妥推进土地承包到户。

1980年,雷明富在下川大队组建工作组,驻队指导。当年,他们走出第一步,推行“联产计酬”。具体作法是按产量估工,譬如一亩地收400公斤粮食,按15个工的工作量对农民承包,劳力多的可多承包产量,挣更多的工分。这样,一方面提高田地总产量,另一方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汪传禄说,这一做法效果立竿见影。当年很多有劳动力的家庭,包的产量多,挣的工分多,一下子解决了吃饭问题。

1981年初,他们走出第二步,推行“小包干”。作法是春播后,队里将每亩田地估产包给农户。收获后,农户按评估的产量把粮食交给集体,剩多剩少归自己,包产不包地。

汪传禄说,这招更管用,当年大丰收,大队粮食总产量达179万斤,是1979年的两倍。包括他在内的很多缺粮户成了余粮户,温饱不愁了。

1982年走出第三步,推行“大包干”,即土地联产承包到户。他们把9个小队的1800亩土地分为水田、平地、坡地三等,每等又按土层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名为“三等九级”。以土地等级定产量,把土地承包到户,山场也包到户,耕牛、农具等生产资料全部作价卖给农户。

汪传禄说,这一做法彻底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他们从此干活不再喇叭催、队长喊,各家各户比着干。这一年,下川大队田地的粮食单产平均提高250公斤,完成国家统购任务、交足集体提成后,群众吃饱了,普遍有余粮,个个笑逐颜开。

当年,为了庆祝改革成果,下川大队农民自发组织玩船队,边玩边唱:“农村改革真实惠,人人吃饱有余粮,真是现代好社会……”

1983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一个月前还是反面典型的马安公社,成为郧阳地区,乃至湖北省土地联产承包的一面旗帜,他们“三等九级”的承包办法在全省推广。

幸福的回忆>>>  “‘小包干’让我得实惠,存粮存钱盖新房。”

在如今的下川村,很多老年人都知道,村民蒋启林是这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1980年,蒋启林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一家八口人挤在几间破旧的房子里。由于头脑灵活,蒋启林高中毕业后被选到大队当文书。当年,他参与完成了“联产计酬”的数据测算。

“说实在话,1981年,我在‘小包干’中打了个翻身仗。”蒋启林告诉记者,那一年,他包产8亩地,其中水田5亩多,坡地3亩多。由于大丰收,他家收了6500多斤稻谷、2000多苞谷、4000多斤麦子,还有几千斤红薯、黄豆等杂粮,成了大队里最大的收粮户。

蒋启林说,收粮最多,主要是他大胆购买使用了别人没有种过的新品种,产量高。雷明富知道后,“安排公社把我家的稻谷、小麦全部置换当种子,每斤补我差价5分钱,光这项我就赚了五六百元。再加上卖粮的钱,这一年我家攒了上千元。正是用这笔钱,我家盖起了8间大瓦房。”

“此后,我家再也没有为吃饭问题发过愁了,每年都有余粮。”蒋启林说,这场改革对大队农民来说,如同“九牛爬坡个个得力”,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巨大的变化>>>  勇于创新往前奔,下川不愁好前程

如今的下川村与昔日相比,变化翻天覆地。青山依依,河水清清,楼房比比皆是,道路宽阔,私家车随处可见。田野里,多是产业基地和蔬菜大棚,茶叶、金银花、板栗等产业初具规模。

业兴说明人气旺。如今的下川村有10个村民小组936户2824人,人口比40年前增长近一倍。不少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

“前辈的改革创新精神,是我们接力奔跑的动力。”新当选的该村支部书记汪军说,下川村目前正在抢抓被纳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马安镇创建特色“教育小镇”的良好机遇,寻求更大的发展变化。“村新、景美、人和、业盛”的美丽乡村,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