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千古神话“文昌阁”

时间:2019-01-17 08:50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赵国章

乘船从郧阳城区沿江东进,行至安阳镇,再东进五公里,北上至龙门川口的咽喉之地,便是文昌阁耸立之地。“阁”因“山”而建,“山”因水而俊。“山”不大,历经千百年惊涛骇浪不褪色。远看,是一座形如龙头,又酷似玉盘明珠的奇峰异山。如今,“阁”一去,江中青山依旧在,佳话传神尤动人。

这里的山、河、地理、地貌,无不和“龙”有着密切关系。于是有了“龙门川”这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名字。有龙在此,当会一马平川。沿龙门川北上约十五公里处,巍峨起伏的崇山峻岭间,有海拔1700米的“大龙山”和犹如巨龙腾飞的“二龙山”遥相呼应。有曲曲弯弯经龙门川急流而下,穿咽喉,入汉江,似巨龙横空出世的龙门河。

相传明朝初年,在大龙山顶峰住着一户人家。夫妇二人年逾花甲,因膝下无子,愁肠百断。他们养了一头小猪,猪毛开始乌黑油亮,慢慢蜕变为棕红色,养了三年零六个月还不足25公斤。一个夏季的傍晚,狂风暴雨中老夫妻居住的茅草屋内雨流如注,人无藏身之处,小猪又步步撵人,老主人心烦意乱,一手提起小猪后腿,铆足劲,扔向了门前的深山老涧里。

小猪被山洪冲到龙门的“门口”处,旋转数圈沉入河底。第二天,附近的百姓看到此地莫名多出了一座小山包。两天后小山包俨然长成了一座怪石林立、四面土色各异的小山峰;而在奇山怪石之上,又见苍松翠柏随微风轻轻摇曳。人们纷纷揣测这山包到底是何方神灵、妖孽所为。消息不胫而走,外地一个阴阳大仙听闻,遂带着“天书”“罗盘”前来一探虚实。他将山包四周观察一番之后,表情凝重地说:“不得了,此为妖魔鬼怪作梗,得赶紧‘镇压’,否则,这儿的百姓均难逃灭顶之灾……”

地方乡绅闻听此言,不敢疏忽,派人重金急招阴阳仙细说讨招。在阴阳大仙的“周密布局”之下,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由龙门、崌峪、细峪、王庄四地的乡绅、财主、官吏、贡生负责出资,由提调太厂、太和小太监、钦差李棋,广西参将兼湖广都督、指挥右事徐向,郧阳知府王甫领衔修建,一座高约30米的三层砖木结构塔楼拔地而起。该楼琉璃瓦顶,砖雕花脊,四檐八角蔚为壮观。阁内雕刻造型逼真,技艺精湛,颇为出神入化。塔楼又名“魁星阁”,也叫“宝峰寺”,后再度定名为“文昌阁”。该阁一层供“文昌爷”,左右置20多幅佛像簇拥,定于每年2月16日开文昌会。二层供“魁星爷”,一座巨佛魁星站像赫然屹立,周围另有小型佛像若干,每年10月18日开魁星会。三层供俸着“孔圣人”,并有多座弟子塑像,定于每年10月20日召开孔圣大会,每场大会均唱戏三天三夜,热闹非凡。文昌阁大门面向西南而立,左边是一座威风凛凛的老虎石雕,背上坐着一位手拿长鞭的财神爷石像,右边是一位手拿宝剑的门神石像。门口竖有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上刻苍劲有力的隶书“龙东保”“宝峰寺”字样。在文昌阁的东北面有一口黑龙泉水井,旁边有一座小庙,左右分立着一座黑龙爷神像和一座猴王爷神像。

但在当地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版本。说此猪乃天蓬元帅的化身,沉入龙门川口的咽喉要道实属天意。原本这是两河交汇千古一绝的风水宝地,山峰凸起,是在昭示人们,传说中的“二龙戏(吸)珠(猪)”由此显现。珠亦明珠,珠前珠后,上看下看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好一幅浪淘风簸水墨涟漪的明丽景象。若干年间,这里的贫民会福禄双至,要出“三斗三升芝麻官”。而阴阳仙缘自外乡人,居心叵测,使出损招建座塔楼,并暗藏咒语,意在压住风水,瓦解宝地吐纳乾坤之灵气。

坐在侧山顶,静观文昌阁。白云飘过满山青翠,上有龙门河九曲十八弯,下有碧波千顷的汉江,它们传承着一个共同的神话,也交融着来自汉江的一段伟岸历史。遗憾的是,文昌阁于上世纪70年代被毁。

( 责任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