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陈新武活动报道集

市长陈新武在市第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摘要)(2)

时间:2019-01-08 07:53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三)更大力度抓项目投资,加快培育新动能

——科学统筹谋划项目。瞄准国家政策取向、产业导向、资金投向,围绕全省“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南水北调对口协作、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抢抓“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等机遇,谋划重大项目,力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政策的“笼子”、规划的“盘子”和资金的“袋子”。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债券基金、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发挥政府资金牵引作用,多管齐下拓宽投融资渠道,破解多方资本进入工业技改、农业开发、环境治理等难题,构建政府投资、社会融资、民间投资“三轮驱动”新格局,力争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5%以上。谋划好项目储备库,推动好建设库,充实好达效库,力争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00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00个以上,投资项目“两库”转化率30%以上。

——加强和创新招商引资工作。发挥山水、生态、人文、产业优势,坚持引资、引智并举,提高招商引资工作质量。研究国家产业发展趋势,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全市产业升级。突出“一主四大四新”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行业领军型知名企业。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开展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依托鄂粤港经贸洽谈、楚商大会、新能源汽车主题峰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和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等平台,挖掘招商潜力,提升招商质效。压紧压实招商引资责任,完善考核督办机制,提高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确保新引进注册规模项目220个以上。

——强化服务推进项目。继续实施首席服务官、项目拉练等措施,落实服务专班责任制,确保完成年度1500亿投资任务。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开工建设西十高铁、竹山通用机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十巫高速、十淅高速、京能热电2号机组、夹河关水电站、孤山航电枢纽、滨江新区至武当山一级路等在建项目,确保汉十高铁、十堰高铁北站、武当山西站、丹江口南站等竣工运营。

(四)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找准我市在汉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中的位置,加快调整工业结构,构建主导产业支撑有力、新兴产业协同发力的完整工业体系。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00亿元以上,新增规上企业50家,促进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和产能利用率有效提升。突出“商乘并举、油电并重”,做强汽车产业。全力服务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深化落实“1+5”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东风装备减速器项目建设,确保东风商用车总装及车架业务优化项目竣工投产,东风小康迁建改造、易捷特新能源电动车、双星东风轮胎4.0新工厂等项目如期量产。深入实施“整车专用化”战略,加快推进驰田金刚10万辆专用车、帕菲特智能特种作业车等项目建设。做强做大汽车零部件产业,推进大洋电机、锂诺新能源电池、东风力神动力电池等配套项目尽快达产。突出技改扩规,提升传统产业。深入落实“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改造升级轻工纺织、冶金化工等产业,提升技改投资比重,确保技改投资200亿元以上。突出提质增量,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重点支持万润新能源、国瑞智能装备、长江星医药、国瓷电子新材等企业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计划,力争完成服务业增加值800亿元以上。坚持全域规划、全要素整合,推进旅游业由单一的门票经济向全产业链融合升级转变。加快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大武当旅游规划和汉江旅游规划,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舞活武当山龙头,建设新区、改造老区、开发湖区、提升景区,发展民宿1000家。支持县市区整合资源、捆绑创建5A级景区,新增3A级以上景区4家以上。提档升级郧西天河水乡、房县黄酒民俗村、竹溪楠木寨、郧阳青龙山等一批景区。开工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欢乐世界等项目。力争接待游客7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0亿元以上。协同发展传统商贸和现代物流业,改造升级商贸连锁、仓储式购物、一站式商场等零售业态,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打造“15分钟生活圈”。加快推进华西新城、林安综合物流园、鄂西北集疏运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突破性发展新兴服务业,巩固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覆盖创建成果,力争电商交易额增长25%以上。培育壮大普惠金融、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新业态。

——强化创新驱动。建好建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高新区,鼓励各地创建省级高新区;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建创业创新联盟,提升孵化机构和众创空间服务能力,推动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培育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提升高新产业增加值和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培育更多“车城工匠”和“行业技术能手”。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继续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长江质量奖,抓好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组织评选武当质量奖,培育湖北名牌15个。

(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塑造发展新优势

——巩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要求,用改革的办法和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提升“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大多元化住房供应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创新小微金融服务产品,积极扩大信贷投放规模。重点防范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务风险,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地方政府债务。

——抓紧抓实关键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多规合一”,完善投资项目“三个一”审批服务。加快推进“一张网”和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智慧政务服务体系,扩大“一次办好”覆盖面,实现网上可办率不低于70%。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突出预算编制绩效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做优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把握时间节点,严格规范操作,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好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统筹推进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加快现代化市场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

——着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提高实际利用外资水平。加快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应用,促进外贸拓市场、增份额,扩大汽车及零部件、茶叶、香菇等出口规模。落实京鄂战略合作协议行动方案。扎实推进援疆工作。

——毫不动摇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落实我市六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拓宽融资途径,健全担保体系,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出台优惠政策,降低用能、用地、用工、物流、制度性交易等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前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协同创新体系,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大力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积极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和历史遗留问题。尊重企业家价值,弘扬企业家精神,壮大企业家队伍,保障企业合法经营,让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六)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区域增长极

——推进落实湖北“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和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积极对接“一芯两带三区”战略,谋划争取一批重大项目。抓紧编制推进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效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以完善重大基础设施为先导,建设环丹江库区生态通道,加快沿汉江国省干线升级改造,提高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加强重要省际通道建设,促进省际互联互通。推进落实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建设美丽、畅通、创新、幸福、开放、活力十堰。

——竞相发展县域经济。鼓励各县市区争先进位、比拼赶超,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设立县域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扶持县域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支持丹江口水资源利用及水制品产业深度开发、郧阳区农产品精深加工、郧西县清洁能源、房县生物医药、竹山县电子信息、竹溪县有机农产品及天然饮品、武当山特区健康养生等产业发展。重点扶持绿松石、农产品深加工等7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合理开发利用好绿松石资源,提高品牌知名度,做大做强绿松石产业。力争县域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增强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度、归属感,让人民群众生活更便利、更舒心。推进城镇、土地、交通、林业等规划“多规合一”,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三区四线”。实施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工程,启动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项目,加快建设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完善生态景观廊道、绿道系统和公园体系。科学运营地下综合管廊。完善城市路网,启动风神大道至高铁北站道路建设,开工建设希望路、江苏路跨火箭路立交、北京路综合改造二期等工程,继续推进武当路复线、三峡路、航空路、火箭路、林荫大道1号线及3号线、京东路延长线等建设,完成江苏路延长线、浙江路跨火箭路立交、北京路跨上海路和重庆路立交等工程。深化智慧交通建设,实施城市道路“微循环”改造,深入开展“路口革命”,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兴建公共停车场,治理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病”。加快配套建设一批智能充电桩。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加装电梯等工作,加强物业服务监管,改善群众居住环境。高品质建设滨江新区,启动汉江四桥、杨溪至安阳一级路、南水北调博物馆等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持续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补齐农村交通、电力、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城市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产业、空间、设施、服务全方位融合发展。新建竹房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9个。加强传统村落、特色村镇保护,支持竹溪汇湾贡茶小镇、郧西上津古镇、房县野人谷生态休闲小镇、竹山麻家渡绿松石小镇建设。加快推进4个省级三产深度融合试点镇、34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村建设,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启动十堰至襄阳卧龙500千伏输电线路、十房及两郧一级路、省道六均路复线工程、天河口汉江大桥建设,推进十堰垭子至大川一级路、兰滩口大桥等项目建设,完成土武一级路建设。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单页阅读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