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河(左二)与十堰、邓州两地救助站工作人员合影。
秦楚网讯 (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罗伟 报道:很多市民还记得,前些年在六堰百二河桥上经常有一位卖艺的河南老汉。老汉拉二胡卖唱,路人不时会给他一些打赏。2日,这位在十堰住了28年的河南老汉张少河踏上了归乡路。上车之前,他再三表达了对十堰这座城市的眷恋和感激之情。
一住28年,临行前连声说谢谢
2日上午,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来到汉江街办城乡结合部一处民房,张少河就租住在这里。一间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的简易房子里,除了支着一张床,再就是张少河的行李和一些生活用品。张少河在这里住了好些年,他每天早出晚归,靠卖艺为生。
因为提前商量好了,所以张少河早早把租住处的所有物品打包收拾妥当,足足八大包。老人年纪大了,工作人员主动帮老人将行李搬运上救助车。
临上车前,张少河眼眶湿润,连声说:“我在十堰都28年了。感谢十堰这么多好心人,现在还送我回家,我感激不尽!”
得知张少河还没有吃早饭,工作人员还特意买来包子和豆浆,递到老人手上。热气腾腾的早点,让张少河心里更是暖融融的。
随后,工作人员驱车上了高速公路,一路向张少河的老家河南的方向驶去。
感受关爱,卖艺老人不孤独
许多熟悉六堰的市民或许对张少河还有印象。那些年,六堰街头,车水马龙,一位老人坐在马路一角,虽衣衫破旧,但精神矍铄地拉着二胡,间或唱上几段豫剧,嗓音洪亮。路人常被吸引驻足欣赏,不时有人走上前去留下零钱打赏。这个老人,就是张少河。
今年78岁的张少河是河南邓州人,28年前,他带着母亲和智障弟弟从老家来到十堰,在六堰百二河桥头拉二胡卖艺。“没想到我的二胡声这么受人欢迎。”张少河说,他洪亮的声音总能引人围观,很多路人听后会留下一些零钱,但他从不乞讨。
2000年,张少河的一位同乡家里突遭变故,留下一个7个月大的男婴。张少河得知后,收养了这个弃婴,并取名叫张帅。靠着在十堰拉二胡卖艺,张少河供张帅上学。后来,母亲和弟弟先后回了老家,张少河却在十堰长住了下来。每天除了吃饭,喝点便宜酒,加上一个月几十元的房租,其它再无别的开销。虽然他一个人租房居住,但周围的人都对他很关照,张少河的眼睛不太好使,他回来晚了,邻居会主动送他回租住处。
让张少河最难忘的是,连续多年,都有热心人给他过生日。而且,每逢节假日,总有好心人找到他,给他送些烟酒、水果。有一段时间张少河很少去六堰,很多熟悉他声音的市民还四处打听他。
在十堰20多年,张少河并不孤独。之前他就想,握着这把磨得发亮的二胡,在车城街头,一直拉下去,唱着自己久唱不厌的豫剧,直到老去。
感恩十堰,老人辞行回乡
市救助管理站多次对张少河提供过临时救助。2019年元旦前,市救助管理站在开展“寒冬送温暖”行动中,再次发现在街头卖艺的张少河。听到张少河在寒风中不停咳嗽,工作人员将他送到医院检查,查明是肺部感染。治疗数日后,张少河病愈出院。
眼见老人岁数大了,加上天寒地冻,又快过年了,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再次劝张少河回老家。张少河十分感动,表达了想回老家的意愿。他感激地说:“十堰在创文,我白天出去吧,影响市容;晚上出去呢,自己遭罪!” 老人还说,十堰对他这么好,他要感恩。
担心张少河老人年纪太大,搬家不方便,市救助管理站主动提出送老人回家,并约好2日上午到张少河的住处帮他搬家。
当日下午,市救助管理站的救助车载着张少河回到了他的老家河南省邓州市。老人的亲友连声说着感谢,就连邓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都对十堰市救助管理站赞不绝口。
张少河表示,自己年纪大了,以后就在老家安享晚年,不再外出卖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