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 帅传鸿 报道:竹山县通过搭建平台、热情服务、严格管理等措施,加强挂职干部培养管理,有效发挥挂职干部作用,为全县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精准选派,让挂职单位“好中选优”。坚持将“谋全局”和“抓个体”紧密结合,既考虑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需要,又考虑挂职干部个体的基础条件和成长空间,确保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个人成长同时取得实效。选拔主要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的方式,由县委组织部在推荐干部中选择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干部赴外挂职锻炼。重点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紧缺专业类干部,同时注意选派一定数量的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今年以来,选派26名县直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选派了909名干部组成242个驻村工作队,每支工作队不少于3人,选派26名干部到县扶贫攻坚办、县驻村办挂职。
优化环境,让挂职干部“无牵无挂”。在尊重挂职干部生活习惯的前提下,为挂职干部提供设施齐全、条件便利的食宿环境,竭尽全力地为挂职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按政策规定落实挂职干部交通、生活补贴,帮助挂职干部下得来、蹲的住、干的实。经常与挂职干部交流工作经验和挂职体会,同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与他们谈心交流,及时帮助解决其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确保挂职干部真正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安心工作,创造业绩。
一线锻炼,让挂职干部“有为有位”。有针对性地给挂职干部交任务、压担子,注重在实践中加强培养锻炼。安排挂职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调研工作、体验生活,并根据挂职干部的特长,适当挑选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充分发挥挂职干部在项目、资金争取工作中的优势,做好对外交流、招商引资、争取项目等方面的协调服务,确保挂职干部真正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在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接受锻炼,让挂职干部在工作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帮带培养,让挂职干部“有学有得”。采取多种帮带教育措施,着力提高挂职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班子成员为挂职干部帮带人,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重要工作协调等过程中,将挂职干部带在身边熟悉情况、传授经验。各挂职单位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干部进农家、看典型,找问题,开展多形式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掌握挂职单位事业发展状况,使其在调研中提升素质。安排挂职干部参与全区重点工作推进,深入乡镇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工作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强化监督,让挂职干部“有职有责”。在放手使用挂职干部的同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通知》,对挂职干部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要求上严格,坚持学习锻炼与发挥作用相统一。明确好挂职干部的岗位目标,岗位职责,确保验收实绩时有据可依,同时要明确正向激励和负向惩戒的具体措施,做到赏罚分明,让实干者得实惠。实施召回管理。对执行不力,履职成效不好的, “亮黄牌”及时采取约谈警示等方式进行提醒,适时进行“回炉淬火”;对不胜任、不适合、不履职、不作为的 “亮红牌”,坚决召回,顽固不化的给予组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