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 通讯员 彭文明 邱亮 报道:近年来,竹山县卫计局采取九项措施,积极完善竹山县精神卫生工作体系,落实严重精神障碍综合管理治疗措施,提升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服务能力,提高严重精神障碍规范化管理和治疗水平。
一是加强患者发现、登记和报告工作。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主动配合属地公安派出所、村(社区)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居民家中走访,动员精神异常人员及时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就诊,特别是利用综治部门开展的“春季排查行动”积极发现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具有精神障碍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按要求报告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内 2018-2019 年经确诊复核新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将患者信息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
二是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精防人员将全部建档的患者纳入规范化管理治疗,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 年版)》要求进行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和康复训练等服务,所有患者每半年至少面访一次。
三是对危险性等级评估 2~5 级、病情复发、危害公共安全和/或他人安全的行为、自伤/自杀行为、急性药物中毒和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及急性躯体疾病的患者进行应急处置。
四是落实县、乡(镇)两级精神卫生中心“分片包干”机制。县级精神卫生中心要组织团队对辖区进行技术帮扶,重点是专业技术薄弱的乡镇。县级精神卫生中心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精防人员提供“点对点技术支持”服务(每季度至少完成 1 次,全年共 4 次),对有危险行为倾向的患者及时进行调整治疗方案。对曾经肇事肇祸、服药依从性差、合并其它躯体疾病等患者,在乡镇精防人员协助下,精神专科医生应重点予以随访,同时还应对乡镇精防人员提供相关技术指导。
五是各乡镇以项目安排的贫困患者门诊服药补助任务为基础,对部分有危险行为倾向的居家贫困患者提供药物维持治疗补助,并对服药患者每季度提供 1 次免费专项化验,由专科医生每半年开展服药后疗效评价与治疗方案调整。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安全使用精神科药物的相关管理规定,为在档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提供 1 次免费体检。
六是对登记在档的患者家属开展疾病家庭护理和管理教育,提高患者家属的看护、照顾能力,提升患者居家康复质量。
七是加强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培训。县项目办要开展以《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 年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为内容的业务知识和技术培训,逐步提高乡镇精防人员业务水平,规范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高重点患者服务管理能力。
八是开展健康教育,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各乡镇要结合项目开展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每年度至少开展 2 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精神卫生相关政策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向大众宣传严重精神障碍危害和防治措施,提升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九是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今年在城关镇、擂鼓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到2020 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加快建设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及时疏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