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日记㉓】万宇:驻村扶贫就是上战场,只能赢不能输

时间:2018-12-09 14:53 来源:十堰基层党建     进入数字报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第二十三篇《我的扶贫日记》:驻村扶贫就是上战场,只能赢不能输。了解“第一书记”万宇在房县白鹤镇黄杨村,热心、贴心对待贫困户,通过电商销售、能人带动等方式发展产业,将脱贫攻坚作为一场战役,只能赢不能输,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故事。

我是一名人民警察,参加工作后一直战斗在惩恶扬善、护民保安、反恐维稳的第一线。2016年3月,当市公安局党委面向全局选拔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时,我回忆起自己大学毕业后到竹溪大山里支教两年的经历,就主动请缨。随后,我被组织选派,担任房县白鹤镇黄杨村“第一书记”。

房县白鹤镇黄杨村由原来的7个自然村合并,共有9个村民小组,是市直单位帮扶人口最多、版土面积最大、贫困户人数最多的一个村。

我驻村前,市公安局、市国安局已对口帮扶该村一年多时间,村里的道路、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异地搬迁小区正热火朝天地建设着,村民对党的政策期盼和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是,与许多边远山村一样,黄杨村交通信息封闭,缺乏主导产业,少有能人大户,农民收入来源有限,致富能力不强。

怎么样才能让乡亲们树立勤劳致富的信心,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呢?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觉得要在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方面想法子,出思路,让老百姓有想头、有奔头、有事干、得实惠。

发展电商是我的首选。我瞄上了村里一位年轻人王伟,动员他收购山货,上网开店,专卖黄杨的土特产品。“在山沟沟里能搞电商?”起初,王伟有点作难,不知道从何着手。我就带着他一起干,注册成立了农村电子商务站点,添置专用客户机,申请淘宝店铺,还教他拍图片,直播竹笋、香菇等产品的生产和采摘过程,设计网页和包装。

为了把产品销出去,我动员市公安局帮扶干部当黄杨村农特产品的“代言人”,从微信朋友圈开始,代销黄杨村特产。周未回十堰城区,我还当起快递员,按订单把农特产品带回十堰城区发货。我老家江苏的亲戚、同学朋友、同事战友们给予了极大支持。很快,王伟的电商销售局面就打开了,乡亲们手头上的木耳、香菇、蜂蜜等产品通过电商渠道,最远销到了北京、上海。

电商烧起了脱贫“一把火”,搅动了平静的山村。可是电商毕竟带动范围有限,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让黄杨村有稳定的致富来源。在市公安局党委的支持下,我和工作队四处跑项目、申请贴息贷款、请牲畜农技人员到村里来讲课、请烟草局进行测土配方,带领村民们到郧阳区、郧西、丹江口、房县等地参观学习。黄杨村的产业像一个孩子一样,逐步孕育、发展、成长。两年时间,黄杨村建起了一个容量3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注册成立了土鸡、食用菌、黄酒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了虎杖种植基地150亩、银杏密植基地300亩。

村民王芳擅长酿黄酒,但她家早已脱贫致富,不想再冒风险投资。为培育致富带头人,我天天往她家跑,自己掏钱买黄酒送给别人喝。2017年底,我得知武汉在举办第26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就积极协调市商务局争取了一个展位,又联系武汉一家农特产品公司,让王芳家的黄酒参加了展销,并收获了大量订单。趁热打铁,我们迅速帮助王芳成立了黄酒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注资3万元新建了标准化黄酒作坊、办理小作坊生产许可证、申请商标。2018年9月,王芳代表白鹤镇参加房县黄酒酿造大赛,获得“十佳黄酒酿造师”称号。王芳的黄酒产业越做越大,不仅带动10户贫困户通过入社或务工方式增加收入,更让村民们看到了靠双手打拼,勤劳致富的前景。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黄杨村小学的硬件条件变化很大,不低于城区中心小学,但仅有两名老教师。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在网上和我交流,说如果村里的师资力量好点,他们都想让孩子就近上学。了解家长和孩子们的期盼,我多次到镇中心学校、县教育局申请,到汉江师范学院联系,还辗转联系武汉一家正规的志愿服务中心。2017年夏季,汉江师范学院选派两名英语教师支教半年。2018年9月,“湖北山路心路支教活动”项目在房县白鹤镇落地生根,招募到6名高学历的支教老师。村里来了大学生老师,孩子们乐开了花。

我是外地人,但我更是黄杨村人,跟乡亲们在一起感觉很亲近,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

2016年10月,隔壁东浪村的张镇麒10亩山枣卖不掉,他听说我人不错,很热心,就跑来找我帮忙,我迅速帮他联系到超市和朋友圈卖掉了枣子,获得了2万多元的收入。16岁的小赵,腿部先天性残疾,父亲只能在镇上打临工,每天背小赵上下学。我格外关注小赵,知道他喜欢英语,就从新华书店购买了一些英语课外书给他,鼓励他努力学习。还通过局领导联系了医院、残联,为他治疗,送来轮椅。今年小赵参加中考,因个人没有自理能力需要母亲陪读,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学校。我利用休息时间跑学校、跑教育局联系沟通,最终小赵如愿上了房县二中。像小赵这样的特殊贫困户,黄杨村还有十来户,他们是脱贫攻坚的难点,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做好各项工作,把党的温暖送给最需要的,确保全面小康,不漏一人。

我和妻子都是外地人,爱人工作也很忙,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一所寄宿制小学上学,一家人十天半月才能见一面,内心感觉十分亏欠。但我的家人却很少埋怨,总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我母亲在老家出了工伤事故,妻子和孩子生病,他们都不告诉我,怕给我增加麻烦。

2017年10月的一个周末,我在村里忙着,妻子带着儿子偷偷坐了3个多小时车到村里来看我。娘俩晕车,吐了一路,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驻村扶贫之路有苦有难有欢笑,但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是警察,当上了“第一书记”,就是上了战场,就是到了案发现场,只能进不能退,只能赢不能输。能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投身到国家的扶贫战役中,能够带领黄杨村的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我的青春是精彩的,我的奋斗是值得的!

“第一书记”简介

万宇,男,198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8月参加工作,市公安局特警(反恐)支队中队长,2016年3月至今,任房县白鹤镇黄杨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2016年获得房县县委的“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表彰,2018年被十堰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黄杨村概况

黄杨村位于房县县城以北18公里,全村多属高山地形,平均海拔为780米,鲍家河纵贯全村。全村版图面积42.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25亩,其中水田1391亩,旱地2634亩,山林面积69600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1114户,3110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7户1311人。

( 责任编辑:沈进虎    新闻报料:8110110  )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1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