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 通讯员 郭迪福 范珉 报道:10月22日,笔者在竹山县柳林乡墨池村瓮子口看到,昔日只有涓涓细流的顺水坪河而今河水汹涌澎湃,一道瀑布从浪鹰岩电站前倾泄而下,瓮子口“一线天”瀑布重现。这是该县关闭小水电站后显现出的生态修复效应。
顺水坪河是堵河上游重要支流。当地村民刘修龙介绍,现在沿顺水坪河向神农架大九湖方向溯去,沿途河水轰鸣,水流凶猛,拍岸击壁,震耳欲聋。在绵延6公里的河道上,倾泄而下的河水形成大大小小20多个瀑布。因修建水电站消失了近30年的自然风光,又呈现在人们面前。
竹山县堵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竹山先后在堵河建起了大大小小17座电站。由于建设时间早,多数电站存在规划论证不科学、审批手续不齐备、运行管理不规范、生态流量不达标、综合效益低下等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凸显出来的环保问题越来越多。
为确保一江清水北送,竹山县委、政府将水电站关闭退出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今年5月4日,竹山永久性关闭了在堵河核心水源区的顺水坪电站、构元子电站等7座水电站。尽管每年要减少财政收入500万元以上,但是从生态修复和水源保护而言,这种“利”远大于弊,经过近几个月的生态自然修复,成效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