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新华社聚焦房县黄酒:千年古法酿出“脱贫致富酒”

时间:2018-10-22 09:15    来源:新华社  字体:  打印  播报

原标题:湖北房县:千年古法酿出“脱贫致富酒”

“九月九,酿黄酒。”在“黄酒之乡”湖北房县,家家户户还保留着重阳节前后酿黄酒的习俗。这一时节,秋高气爽、温度适宜,在人们的辛勤劳作下,平凡的糯米在日复一日的酿制中“化腐朽为神奇”。

今年48岁的鲜艳家住房县土城镇土城村,18岁起,她跟随父亲学习土法酿酒。如今,她不仅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酿酒能手,还是积极帮助乡邻脱贫致富的能人。

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相传早在西周时期,当地所产黄酒便已成为“御酒”;唐嗣圣元年,庐陵王李显被贬此处,所携宫匠改进原有酿酒工艺,成就了如今的“房县黄酒”。

图为房县“黄酒民俗村”里的家庭作坊式酒坊。房县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当地立足丰富的黄酒资源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引导农户建起“黄酒合作社”“黄酒民俗村”,展开精准扶贫。

鲜艳家开设的“三碗不过岗”酒坊,就是黄酒民俗村里一家明星酒坊。

走进酒坊,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宽敞明亮的厂房里,一个个一米多高的酒缸整齐排列,一派井然有序的秋酿景象。

“酿制房县黄酒主要包括泡米、蒸米、晾酶、拌曲、发酵、出酒等6道工序,其中拌曲和发酵环节非常重要。”鲜艳说,由于发酵所用小曲不同,最后酿出的黄酒口味也千差万别。

拌好小曲后还需15到30天,发酵完成的黄酒才能入口。在此期间,对于温度的把握十分考验酿酒人的水平。

图为鲜艳家盖着棉被的酒缸。新华社记者齐菲摄

“就像人一样,得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给酒缸‘增减衣物’。”在发酵间,鲜艳向记者展示了“保暖”中的小酒缸。只见薄薄的棉被下,等待发酵的糯米饭团中间留有一个碗口粗的窝,再过不久,这里就会渗出清甜可口的洑汁。

图为酿好的房县黄酒。新华社记者齐菲摄

凭着好品质,鲜艳的酒坊越做越红火。去年,她的黄酒生意收入超过70万元。

自己的生活好了,鲜艳也没忘了身边的乡亲。她不仅带动身边200多户农户经营酒坊,还主动吸纳当地贫困户到自家酒坊“上班”。

“过去没有固定工作,主要靠种庄稼养活一家人。来酒坊后一年能挣二三万元,比过去不知道强了多少。”今年56岁的贫困户顾善平说,“现在只要我够努力,就一定有收获。”

图为房县“黄酒民俗村”俯瞰图。房县宣传部供图。

房县县委常委高勇介绍,去年“黄酒民俗村”黄酒产值超过6000万元,其中,合作社帮助贫困户实现户均黄酒销售收入10余万元,为社员股金分红每股达120元。借助蓬勃发展的黄酒产业,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正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房县只是中国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促脱贫的缩影。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并将产业扶贫列为脱贫攻坚八大重点工程之首。期间,中国将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房县县委书记蔡贤忠表示,房县将继续发挥特色优势,打响“房县黄酒”这张名片,为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精准扶贫、产业帮扶注入新动力。(新华社记者 齐菲 李伟)

( 责任编辑:封荣娟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