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竹山:打好三套“组合拳”跑出发展“加速度”

时间:2018-09-22 10:45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秦楚网(十堰日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竹房城镇带核心试验区和全省9个国家深度贫困县之一,竹山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顺势而为,通过大力实施“5+1”行动、“1+3”计划和强化党建引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绿色工程——上庸镇水乡新貌

推进“5+1”行动 落细落实乡村振兴举措

9月14日,秋雨绵绵,竹山县擂鼓镇鼓锣坪村“5+1”项目及茶园建设现场会上,竹山县农办、农业局等部门正冒雨指导今年新建茶园抽槽,茶园基地机械轰鸣、热闹非凡,群众正忙着割茅草、回填秸秆,而这只是竹山县发展茶叶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竹山县在全域开展了以产业、绿色、卫生、洁净、亮化五大工程和农民素质提升为主的“5+1”工程建设,并重点打造50个试点村。

产业是五大工程之一。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以茶叶为主,食用菌、药材、特色种养业等为辅的产业体系。其中,围绕建设茶叶大县目标,以县农业局为主体着力打造西连竹溪、东接房县的竹山高效茶叶走廊,将茶叶产业培植成全县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预计2018年底,全县可实现茶叶种植面积25万亩、地道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食用菌1000万棒、新增高效林特基地10万亩。竹山县还积极推进扶贫车间村村全覆盖工程,已建成扶贫车间105家,带动贫困户4770人;累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366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1.5万户5万人,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1.5万余人;依托本地资源,充分挖掘巴风楚韵民俗文化,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一批农村经济新业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截至今年8月底已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35.67亿元,累计建成农村电商网点232家。

亮化工程——照亮群众回家路

与此同时,竹山县着力实施绿色工程,以本地种树为主,完成“精准灭荒”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25%。持续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出行创建活动,促进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升;实施卫生工程,抢抓全省“厕所革命试点县”机遇,集镇、交通、旅游公厕建设及农村厕所改造全面铺开,建成了一批“无害化、洁净化”的文明厕所。全面落实“河长制”,打造清洁水源地,全县水质持续高于国家标准。实施环境连片整治全覆盖,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乡村卫生环境显著改善;实施洁净工程,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实现“庸派特色风格全覆盖,推进农村圈棚整治,实现了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发动群众开展户院步行道建设,在50个“5+1”试点村率先实现了群众出行“晴天不扬灰、雨天不湿鞋”;实施亮化工程,坚持经济节约、适度适用原则,开展节点道路、村道、庭院亮化,基本实现了50个试点村亮化全覆盖,配套建设一批微视频工程,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

在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方面,竹山县十分注重抓党员培养,大力培养农村党员骨干、致富能人、村“两委”干部和大学生村官队伍,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抓技能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培训培养农业领军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引领群众脱贫致富;抓教育引导,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重点,大力建设村级道德讲堂,推介先进典型,促进了农民道德素质提升。借助村级平台发布务工信息,推广实用技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抓乡村治理,持续深化“十星级”系列文明创建,传承发展优良家风家训、民风民俗,下大力气整顿农村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倡导文明健康、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引导形成了文明乡风。通过上述举措,有效提升了党员和群众的道德品质、专业技能、致富本领、法治意识和致富能力。

实施“1+3”计划 推进城乡有机融合发展

为实现乡村振兴,竹山县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了“1+3”计划,以城区核心板块为龙头,以宝丰镇、秦古镇、官渡镇分别带动西部、西西部、南部片区形成三大发展极,构建一核引领、三级支撑、片区开发、协同推进的格局。

“1”即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打造城区核心,带动城郊5个乡镇发展。竹山县全面推进县城至上庸一级路城区段、堵河廊桥、渔岭隧道等项目,城区交通短板逐步缩小。结合城区功能完善,推进南门养老养生城、潘口上庸茶城、东门上庸古城、绿松石城 “四城同建”,目前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启动了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推动城区提档升级。县医院、职教中心、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迁扩建等公共服务项目有序推进,恒升小学已投入使用,城区医疗、教育、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以产城融合、招商引资、园区转型为重点,推动农产品加工、绿松石加工、服饰加工、智能终端、养老养生等产业集群化发展,新引进竺山红茶叶、云竹智能终端、新能源电动车等多个亿元项目落户该县。

农民素质提升——农家书屋

“3”即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综合考虑区位、特色产业等因素,确定以宝丰镇、秦古镇、官渡镇为中心的三极支撑。该县发挥宝丰镇区位优势,实施集镇扩容提能、回归创业园、商贸物流中心、女娲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等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县域副中心,带动西部4个乡镇加快竹房城镇带提档升级;利用秦古镇绿松石矿产和茶叶优势建设绿松石特色小镇、生态农业发展集聚区,推动乡镇间路网互联互通,带动西西部4个乡镇发展,打造生态农业、特色矿业片区;利用官渡镇地处堵河上游中心、南接神农架、北邻堵河源和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官渡老街自驾游营地、环库路、梁家大桥等项目建设,打造秦巴民俗文化风情小镇,推动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发展,带动南部3个乡镇发展,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片区。

以党建为核心 筑牢乡村振兴坚强保障

2018年 “五一”小长假期间,竹山县官渡镇武陵峡探险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享受贴身导游、安保、后勤等服务。负责提供这些服务的是官渡镇桃园村107户村民众筹办起的官渡河农业观光旅游专业合作社。据悉,2017年5月,竹山县推广 “党建引领,村社一体、合股联营、抱团致富”的贵州塘约经验,桃园村党支部率先行动,先后3次召开村民大会,学习先进经验,号召村民联合起来,创办合作社,一起脱贫致富,得到村民积极响应。2017年7月6日,107户村民自愿入股,筹集23万元资金注册成立合作社,开发桃园村农业旅游观光资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因此,只有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真正在农村落地生根,把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图景。官渡河农业观光旅游专业合作社正是竹山县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竹山县注重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积极强化党建促振兴,推行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党委 (党组)书记每月向县委报告党建和管党治党情况制度。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配强驻村第一书记,用党建过硬引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改进作风促振兴,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实干之风,结合 “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全面开展巡村访户工作,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用好问责利器,出重拳惩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 “庸懒散软”问题,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突出主体促振兴,不断提高组织和发动群众的能力,坚持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量力而行”原则,采取以奖代补形式,通过党员带头,鼓励群众主动投工投劳,引导社会出资出力,让群众自觉自愿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了全社会共建全面小康的浓厚氛围。

作为山区深度贫困县,竹山县在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高位推进, “四区”建设 (山区城乡统筹引领区、扶贫脱贫示范区、精神文明样板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初显雏形,乡村振兴开局良好。下一步,竹山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坚持精准脱贫不松劲、产业转型升级不减速、城乡融合发展不降质,强化党建引领,推进 “5+1”行动、 “1+3”计划全覆盖,聚力扮靓竹房 “巴风楚韵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带,打造乡村振兴 “竹山模式”。

( 责任编辑:封荣娟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