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百秀,今年67岁,家住竹山县大庙乡大庙村6组。虽然岁数大了,但身体很硬朗。我丈夫王伦寿在世时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干不了体力活。哑巴大哥杨百登患有冠心病,我赡养他已有22年。2014年,经村上干部群众评议,我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评为贫困户后,我没有等、靠、要。我相信,要致富,先得人勤快。有党的好政策,有扶贫干部帮扶,再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村上考虑到我家居住的是危房,生活环境差,建议我们建新房。我二话没说,用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和儿子外出打工挣的3万元钱建新房。家里有2亩多茶园要打理,4头猪、50多只鸡要喂养,还要为建房工人做饭,我经常忙碌到深夜,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但看着2层新楼房拔地而起,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看到致富希望时,2017年2月12日,丈夫因病去世,让我一度陷入绝望。在扶贫干部和村干部的开导、鼓励下,我才重燃对生活的信心。我明白:我不能倒下,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把大哥照顾好。
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我家里的2亩多茶园毛收入有1万多元,帮别人摘茶叶挣工资4000多元;4头猪能卖1万多元,土鸡卖了3000多元;酿酒650公斤,收入近2万元。慢慢地,我还清了小额扶贫贷款,家庭收入也在不断增加。2017年,我成功摘掉了“穷帽子”。
下一步,我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多养一些猪和鸡,种植好茶园,做到养殖、种植、酿酒三不误。靠着一股勤快劲儿,我一定会从基本脱贫走向富裕小康。
(杨百秀口述 特约记者朱本双 通讯员李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