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 通讯员 汪昌盛 刘强 报道:昨日,笔者从房县劳动就业局了解到,截至5月底,该县已通过贫困劳动力就业“十个一批”工程,带动2.1万贫困人口就业。
今年以来,房县坚持贯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按照“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确定目标、分类帮扶,整体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实施“十个一批”工程,提升扶贫对象就业创业能力,帮他们实现稳定就业。贫困劳动力就业“十个一批”工程,一是农业生产留住一批,通过发展高山蔬菜、山羊、核桃、烟叶、食用菌、大鲵、中药材、茶叶八大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就地就业。二是产业进村消化一批,实施“产业入乡、企业进村”,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三是电商旅游影响一批,以土城黄酒小镇、野人谷旅游小镇、尹吉甫诗经小镇等特色小镇为载体,让贫困户通过电商和旅游业实现就业。四是小微企业吸收一批,围绕“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的目标,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帮助贫困户就业。五是自主创业带动一批,通过创业扶持,鼓励农民开办农家乐,形成农家乐小镇、农家乐产业带。六是公益岗位托底一批,在乡镇开发一批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山林防护等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七是技能培训稳定一批,开展“万人大培训”,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些劳动技能,提升其就业能力。八是劳务输出转移一批,积极对接劳务市场,打造劳务品牌,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九是能人大户帮助一批,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吸纳农村劳动力在公司务工。十是灵活就业解决一批,通过酿酒、竹编、刺绣、土特产加工等小作坊,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