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十堰旅游观察系列报道③ 旅游扶贫效果已初步显现

时间:2018-05-22 10:01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房县岩屋沟景区,农户把农产品摆在家门口出售。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罗毅 报道: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对加快脱贫致富的推动作用很大。在我市,旅游扶贫项目日益增多,发挥出的带动作用也日益彰显。如何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让旅游扶贫做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关注的话题。

“旅游+”助力农户脱贫致富

为充分发挥旅游对扶贫的拉动作用,市旅游委大力开展旅游扶贫,出台了一系列举措,编制了《十堰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通过对口协作项目,争取中林候岛(北京)旅游规划设计院量身设计了“北京——十堰旅游线路直通车”旅游黄金线路。

每到一处景点观摩,观摩团成员都会了解景区在扶贫方面的带动作用,成效令大家感到欣慰。“旅游+”的方式改变了很多当地人的生活,许多村民以土地、林地或资金入股,成为景区股东;还有村民到景区打工,不需要出远门,在家门口就有事情做,收入稳定。

“我们这里招人会优先考虑附近的村民。”武当山民宿太和紫隐的负责人称,店里80%的服务员都是附近的村民,工资比当地标准高20%。张湾区鲍花村小水果基地通过将果树承包的方式,带动146户、499人致富增收。郧西县五龙河景区成功入选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通过招聘务工、扶持发展等形式,吸引600多户村民从事讲解员、保洁员、保安等服务和参与农家乐、旅游购物点经营,富民效果显著,成为景区周边群众发家致富的主要牵动力量。在房县岩屋沟景区,5户村民在景区找到了工作,还带动了30户贫困户就业。在竹溪县绿之恋旅游区,绿之恋公司流转土地近5000亩,优先雇佣流转土地的农民和贫困户从事劳务,鼓励农户以土地、生产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片区发展,促进增收,助推脱贫;实现产业帮扶306户、就业帮扶103户,通过园区绿化、道路硬化、村庄靓化、环境美化,促进带动周边农户兴办8家农家乐。

前不久,由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十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湖北茶文化游启动仪式”在竹溪县开幕。竹溪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当地茶叶产业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扶持当地农民种植茶叶。同时,发展农业观光和茶园采摘体验旅游,走出一条茶旅融合的新路子,助力当地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旅游扶贫的方式多样,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很大,效果很好。”观摩团成员认为,景区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周围村庄的多项建设起步了,环境好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

旅游扶贫,效果已初步显现

旅游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高度契合。旅游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带动贫困人口直接就业或间接就业,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同时,还能解决贫困村的道路、水电、民居改造、游客中心、标识标牌、绿化亮化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观摩过程中,观摩团成员发现,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一些地方的农村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农家乐污水问题得到了集中整治。依照绿色生态发展的主题,依托景区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和配套服务,既丰富了景区内容,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到景区开店、经营特色小吃和旅游工艺品,积极引导村民建设农家乐。

观摩团成员看到,在武当山,有的村民把旧房出租或改造成民宿,增加了创收渠道;在丹江口市武当大明峰景区,村民把住房改造为特色民居,或者售卖当地特产;在房县岩屋沟景区,一些村民把特产直接摆在家门口出售,足不出户就能售卖农产品。

此外,观摩团成员还详细了解景区在扶贫上采用了哪种模式。“专业人做专业事,农户不善于运营,引入企业来合作,保证良性发展。”房县云盘岭山庄的负责人介绍,他们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方式开展旅游扶贫,政府提供资金,由企业来运营,农户入股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旅游扶贫的效果也逐步显现,我市培育了旅游专业村,出现了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摄影旅游、研学旅游、养生旅游等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业态,不仅游客满意了,农户也笑了。

(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