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1972年华罗庚在十堰讲了两次课

时间:2018-03-17 10:21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华罗庚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罗毅 报道:1950年3月16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自美国回归北京。在此后的岁月里,华罗庚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等职。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

华罗庚在全国很多城市开过讲座,主要讲解优选法。1972年,华罗庚来到十堰,他先是到二汽(现为东风公司)讲课,同来的还有叶剑英元帅的长子叶选平。之后,华罗庚又到丹江口市开讲座,并参观了丹江口工程展览馆。

1966年,二汽研发产品时就运用了华罗庚的运筹学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4岁那年,他从金坛县立中学初中毕业,进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因家庭贫困,华罗庚一年后离开学校,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当学徒。在此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数学。

1929年,华罗庚发表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重视。经熊教授的推荐,华罗庚1931年到清华大学工作。他只用了8年的时间,从管理员、助教、讲师进而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深造。1938年受聘任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在极为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白天教学,晚上在油灯下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工作,写下了名著的《堆垒素数论》。

1946年秋,迫于白色恐怖,他出走美国,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响应祖国召唤,毅然从美国回到北京,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会长等职。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

1964年初,华罗庚给毛泽东写信,表达要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同年3月18日,毛泽东亲笔回函:“诗和信已经收读。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华罗庚写成了《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亲自带领中国科技大学师生到一些企业工厂推广和应用。

二汽和华罗庚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66年。当年2月,二汽筹备处召开“中型汽车系列化会议”,讨论二汽的产品问题。会后,150人搞二汽的产品开发,1966年试制出3辆三吨半平头载货车、3辆两吨越野车、一辆20D型汽车、5台V8发动机。

在发动机方面,是用V8还是用直6,二汽一直有争论,后决定先上V8。当时,技术人员在北京找到3个小V8发动机,是1964年或1965年的产品,工艺性很好,可以改造成需要的产品。技术人员就运用华罗庚的运筹学,把工作量画成许多长短线条,其中有许多短线,代表着插进去完成的工作。当年五一前试制出5台V8,两台进行试验,3台准备装车,性能指标都超过设计要求。

1972年,华罗庚在湖北推广优选法。当年7月,华罗庚便到十堰讲课

二汽主动提出请华罗庚来讲课

优选法和统筹学是两种数学方法的名称。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有两大类问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优质、高产、低能耗的实现:一是生产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电流强度等)的选择问题,可使用优选法,即用黄金分割法发明的一种可以尽可能减少实验次数、尽快找到最优方案的方法。二是生产组织管理(包括资源开发、物资分配和运输)的计划安排问题,可使用统筹法,让错综复杂、工种繁浩的工农业生产得到合理计划安排,使其获得更佳经济效益的一种优化决策方案。

1970年4月20日,周恩来总理指示国务院几位工业部的负责人听华罗庚“优选法、统筹法”讲座,并且指示向全国推广。根据周总理的指示,会前华罗庚做了充分准备,他给国务院7个部门的负责人作了关于统筹学报告。讲完之后,有人提问:不是还有个优选法吗?于是华罗庚又向大家介绍了优选法。这是华罗庚第一次公开讲优选法。华罗庚用泡茶、折纸等讲解,使在座的人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觉得“双法”在自己的部门里有用武之地。这次会上,就有人提出要华罗庚到他们那里普及“双法”,例如第二汽车制造厂。

1972年6月14日至8月底,湖北省委邀请华罗庚来湖北推广应用优选法、统筹法。华罗庚到武汉后,举行了十万人报告会和多场讲座,参加了省军区国防工办在武昌造船厂召开的现场会,深入到30多个厂矿和基层。

这其中就包括二汽。当年7月上旬,华罗庚到二汽传授在科学技术管理中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同来的还有叶剑英元帅的长子叶选平。

华罗庚讲课形象幽默,让大家一听就懂

对于华罗庚的这次讲课,许多岁数大的二汽人依稀还记得。华罗庚在十堰待的时间不长,只有两天时间。当年十堰市还召开大会,专门请华罗庚讲课。

这正是华罗庚的习惯。他每到一地,就要邀请一线的科研人员、生产技术骨干听报告会和讲座。华罗庚为了让大家听得懂,每次讲课都带着十几厘米宽,一米长的白纸条,在纸条的0.618处折叠,在折叠处用烟头烫一个洞。他把纸条举过头顶,让坐在后面的人都能看到0.618的位置。华罗庚把高深的数学原理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通俗易懂,形象幽默,让大家听得懂,学得会,见效快,回到生产实践中就能实验、应用。

“华罗庚讲课,叶选平以端正优美的字体写在黑板上。”二汽的许多老工人还记得,因为华罗庚年轻时患病,造成左腿残疾,不能长时间站立,但是他讲课时经常站起来,有时拿拐杖当教鞭指着黑板上的重点。

华罗庚的这次讲课很受重视,有些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运用优选法收到实效。当年8月,在二汽召开的一次大会上,二汽建设总指挥部党委副书记饶斌专门提醒技术人员要掌握新技术,进行技术攻关时要决心大,不怕失败,不怕曲折,坚韧不拔,顽强战斗,正确运用优选法。

给丹江口大坝工人讲优选法,还观看大坝模型演示

在二汽讲课后,华罗庚教授的团队又来到丹江口,在工程局大礼堂作了一场生动活泼的优选法应用讲座。在有1400多个座位的大礼堂里,坐满了来自工程局的干部职工、技术人员。主席台上,华罗庚教授生动的演讲感染着在场的每位观众。

为了清楚讲解优选法,华罗庚教授一手拿一长纸条,一手拿着点燃的香烟头,把纸条对折,烟头碰纸烧了个洞。他说,这好比试验的第一步,接着,又把烧了洞的纸条又对折,又烧一个洞,纸条越来越短,就越接近于试验的目的——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样通俗易懂的介绍优选法,使在场的工人们明白一个道理,生产中实验性的问题,应该有步骤、有分析,可以优选,减少盲目性。

华罗庚上午在大礼堂作完报告后,接着参观丹江口工程展览馆。当年丹江口大坝模型很壮观,而且是全自动化,机组能演示流水发电,大坝闸孔都能放水,升船机能连贯完成整个过程。当年,工人蔡昌志具体管理大坝模型操作。他回忆,华罗庚教授一行围在大坝模型周围站定后,华罗庚这时把他的拐杖从右手换到左手,然后对着蔡昌志伸出右手。蔡昌志迎上前去,和华罗庚紧紧地握了下手。华罗庚教授面带笑容地说:“有劳了。”蔡昌志忙回应:“应该的,这是我的工作。”

“华罗庚教授戴着高度近视眼镜。透过镜片,他目光锐利,笑容可掬。”蔡昌志回忆,华罗庚看得很仔细,不时询问旁边的工作人员。而那天,大坝模型也很配合,仿佛知道大数学家到来了,蔡昌志操作出奇得顺利,华罗庚比较满意。看完模型后,华罗庚又去参观其他展厅。

华罗庚在展览馆待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满意地离去了。望着华罗庚一行远行的车队,蔡昌志心里还狂跳不停:学生时代就敬仰的大科学家近在咫尺,自己还亲自给他操作模型,真乃人生一大幸事,让人终身难忘。

( 责任编辑:刘箫君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