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文艺沙龙、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揭牌现场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张立林 报道2月13日,房县文艺沙龙、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在房县北关文庙正式揭牌,至此房县诗经文化、房县烙画、谭世木雕、房县皮影戏等一系列具有房县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得以有基地对外展示和继承,房县广大文艺爱好者多了一处文学艺术交流、展示、活动的阵地。
▲祭拜孔子
在揭牌仪式上,房县文联组织县书协、美协现场挥毫泼墨即兴创作,音乐舞蹈协会现场向观众吟唱房县诗经民歌,县老年书画协会展示房县烙画等艺术精品。同时还举行祭拜孔子仪式,参观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活动。
据悉,房县文庙是房县600多年前的最高学府,第一批“房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房陵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清康熙六年复修、二十九年重修,雍正十三年(1735年)大修大成殿、启圣宫,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八年(1763年),两次复葺,清光绪年间再度重修,1905年废科举后,文庙渐为破败,仅剩正殿。2016年12月15日,房县县委、政府正式启动修复房县文庙工程。
作为房县历史上的最高学府、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成为新时代文艺沙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这对房县后人瞻仰先贤良风遗俗、弘扬中华优良传统、传承房县地域文化、促进房县文化繁荣、对外展示房县文化等方面,都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