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库是密封的,内部构造呈迂回状,而水在消毒过程中带有氯气,因此下库工作有危险。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曾雨 实习生 孙鑫悦 报道:为了确保春节期间市民的用水安全,前晚8时,市水务公司对供水设备进行了停产检修,并对二水厂的清水库进行了清洗。昨日凌晨5时,城区供水全面恢复。饮水关乎民生,清水库多久清洗一次?又是如何清洗的?水务公司如何保障水质安全?当晚,记者跟随水务公司工作人员,直击了清洗全过程。
为将影响降至最低 提前20天作清洗预案
清水库余水基本排空,工作人员头戴照明灯,全副武装,准备下库清淤。
前晚天空飘着小雨,气温逼近0℃,记者跟随市水务公司工作人员来到位于花果的水务公司二水厂。
当晚8时整,市水务公司关闭了二水厂的出水阀门,目的有两个:一是停产检修,二是清洗两个清水库。工作人员介绍,“这两个清水库各占地800平方米,库容3000立方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清水库深埋在地下,除4个换气孔和两个检查口外,处于全封闭状态,地上部分是精心修建的花坛。
“两个检查口在清洗清水库时打开,4个换气口是特制的,防小动物、防蚊虫,甚至连灰尘都进不去。”工作人员说,全国各地的清水库都是这样,以确保水质安全。
两个清水库通向一口吸水井,记者看到,几名工作人员使用大型水泵排水。“这些水是不能送到住户家里的,只能用水泵抽排出来,等水库里的水排空了,我们才可以下去清洗。”工作人员表示,本次停水范围较大,他们提前20天就制订了方案,环环相扣,尽量将停水时间缩到最短。
为了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市水务公司特意利用夜间停产检修和清洗清水库。在此期间,加大了一水厂的供水量,同时采取临时转供水的方式,协调东风水务公司加大了供水量,分别在六堰、配套处、东风大道三个转供点向市水务公司供水管网供水。
本次行动,市水务公司共投入60名工作人员,其中,40人负责清洗清水库,20人负责设备检修及管网阀门开闭等外围工作。
清水库内部构造迂回 最担心施工人员安全
库上工作人员担心下库同事有危险,隔几分钟就用对话机和他们通话,确保他们的安全。
当晚9时,小雨中夹着雪花,在等待清水库排空的同时,工作人员则在清水库上方做最后的准备。
记者看到,两个清水库的检查口直径1.5米,上方均设有一台起吊机,附近备有小型斗车、铁锹、竹篮、刷子、梯子、绳索、清淤箱等工具,还停有一辆吊车。
接近晚上10时,工作人员将梯子放到井内,一名工作人员下到库里试探水位。“只有等水排空了,才好下去清洗。”因为库内与地表有温差,在寒冷的雨雪天,能从井口感受到一股暖流涌上来。
库内余水几近排尽,具备下库作业的条件后,11位工作人员陆续踩着梯子下到库里。紧接着,工作人员使用起吊机,将竹篮、铁锹、小型斗车下放到库里。
“在库底作业,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清水库内部构造呈迂回状,以加速水的流动。水在消毒过程中带有氯气,而清水库长期密闭,最担心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不适。“要求工人三人一组,一旦感觉身体不适,就要及时撤出。”记者看到,库外工作人员不时用对讲机联络库内清洗的人员。
通过检查口,陆续传出工人作业的声音,不一会儿,工作人员用起吊机拉起一筐砂石。“这是石英砂,专门用来过滤水的,不影响水质。”工作人员介绍,因水流比较急,这些石英砂从过滤池被带到清水库,且在入口处沉积较多。
装满石英砂的竹篮不断升上来,入口处的工作人员将它们倒入清淤箱,装满后,再由路边的吊车吊起,装车运走。
影响水质就要清洗水库 出厂水质合格率99%以上
石英砂从过滤池被带到清水库,工作人员把它们清理装篮运出库外,装车运走。
“到了清水库中段,还有一些淤泥。”工作人员介绍,清洗人员会将库底的沉积物通过竹篮运出来,再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和墙体的附着物,并用刷子刷干净,然后再用含消毒剂的清水冲洗。
记者了解到,当晚整个清洗过程持续到次日凌晨3时结束。到昨日凌晨5时,城区已恢复正常供水。
工作人员表示,清水库也有沉积的作用,外送的必须是检验合格的清水。“去年夏天雨季时间较长,导致原水的浊度相对较高,清水库的沉积也比往年要多。”工作人员说,清水库的清洗没有固定时间,只要影响到水质,他们就要及时清洗干净,防患于未然。
工作人员称,他们会通过出厂水质监测,来确定这些水是否能够出厂。
据介绍,市水务公司水质检测频率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净水班实行每两小时检测一次浑浊度、色度、余氯、PH值指标;厂级化验室每日检测浑浊度、色度、余氯、PH、耗氧量、氨氮、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和耐热大肠菌群数共9项指标。
除了严把管网水质监测关,市水务公司还在原水监测和工艺上严格把关。“如在聚合氯化铝的使用上,都是根据原水情况配比。”工作人员说,公司中心化验室每月对原水、出厂水及管网末梢水检测铁、锰、铜、锌等46项指标。
“国家出厂综合水质合格率标准是95%以上,我们则在99%以上。”工作人员介绍,无论是出厂水质监测还是管网末梢水质监测,其水质指标均为106项,只要有一项不达标,水质就不合格。
■链接
自来水中有氯味咋回事?
据了解,市水务公司二水厂的原水取自黄龙水库,负责供应城区20多万居民用水。
工作人员表示,自来水生产分为混凝(反应)、沉淀、过滤、消毒、输水5个阶段。原水从水库进入水厂后,第一道工序是混凝,用聚氯化铝作为混凝剂,充分反应后除去水中的杂质。生产中,水经过沉淀、过滤后,然后加入液氯进行消毒。
据介绍,水厂采用液氯为消毒剂,彻底去除水中的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消毒过程中,水厂严格控制液氯的投加量,减少产生副产物,使出厂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证饮用水安全、优质。
工作人员还表示,为了保持自来水消毒效果和避免在管网送到用户的过程中出现微生物污染,自来水中要有一定量的余氯,其含量在0.05mg/L以上,因此自来水会带有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