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汲取正能量开启新征程——2017,看武当山之变》系列报道

绿水青山绕家园

时间:2018-01-06 10:37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经过改造和治理,昔日的黑臭剑河变得靓丽迷人。图特约记者 范学锋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罗毅 特约记者 薛启胜 冯开春 郭军 图片统筹/记者 刘成臣

近年来,武当山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绿色就是福利”的发展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旅游经济发展的首位,让绿色成为特区主色调,努力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一个天蓝、山绿、水碧的武当山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绿色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转型升级,努力使武当山特区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社会更和谐。”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先锋说,武当山提出了“保护好一座仙山、呵护好一湖清水、美化好一座古城”的发展理念。在建设开发时就树立起牢固的保护意识,一保生态,二保文物;呵护好太极湖的水,以当好“守井人”为使命,保护生态环境,构筑生态屏障;建好“一座古城”,将武当文化、道家理念、养生概念融入城市建设,形成“山上养心、山下养身”的城市建设新格局;着力打造花园城区,实现城区建筑风貌统一,营造“水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林中”的宜居宜旅环境。

铁腕治污 实行最严项目建设环保准入制

如今剑河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资料图片)

2017年12月7日上午,武当山暖阳高照,阳光洒满大地。游客在武当山剑河边悠闲地晒着太阳,一群小孩在一旁追逐嬉戏。谁能想到,此前,剑河流域还是一条臭水沟。

武当山特区以“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担当,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通过剑河流域水环境综合修复工程、剑河沿岸环境综合治理,彻底改变了这条河流的面貌。“武当山不仅山上美,山下的新区也像景区一样美。”当日,武当山特区居民刘爱玲带着外地朋友到剑河游玩,朋友称赞这里湖水清澈、天空湛蓝、空气清新、环境舒适,让她自豪不已。

武当山环保局局长姚万军介绍,剑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最难治,也最难达标。“整个剑河流域长27公里,国家要求水质达到3类水标准。”尽管要求严格,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治理,2017年11月,剑河的水质已经在2类水和3类水之间。“提前一年实现了剑河水质达标的目标。”

2017年,武当山对中央环境督查中反映突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并开展了一系列的铁腕行动。首先,对流域城区段的3.5公里长黑臭水体“开刀”,清理淤泥,然后对河岸进行美化,种植生态植被。其次,对剑河流域沿岸的排污口进行封堵,两年间共改造了20多公里的污水管网。此外,深入开展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挥发性有机物 (VOCs)治理、黄标车淘汰等专项整治工作。

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先锋认为,生态环境是武当山本身的优势,也是武当山最大的资源,必须将旅游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领域结合在一起。靠山,不能破坏山;靠水,不能污染水。武当山把绿色GDP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和“项目建设环保准入”制度,提高项目审批绿色门槛,剑河流域内先后否决了26个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落户,关闭8家污染企业,支持6家企业转型。加大大气污染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扶持辖区内15家工业企业实施“煤改气”清洁能源改造,淘汰燃煤锅炉17处,落实4家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全面控油控污降噪;对剑河流域的小养殖户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禽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排放。

以武当山快乐谷丛林漂流项目建设为契机,对瓦房河进行清淤。层层落实“河长制”,加大剑河河道浆砌挡墙、挡水坝、给排水系统等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剑河沿岸石家庄、西沟及紫霄3个片区的环境综合整治。

扩能升级 生活污水处理后再利用

“我们现在每天的污水处理能力已经提高到了20000吨,可以满足武当山的所有生活污水处理要求。”2017年12月7日下午,武当山污水处理厂运行主任边晓娟向记者介绍。当日下午,记者在该厂看到,浑浊的生活污水从两个管网进入水池后,经过厌氧池搅拌、缺氧池除磷等工艺后,排出来的尾水完全变了颜色。

据介绍,以前,武当山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只有14000吨。2017年,武当山投入4300万元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扩能升级,将日处理能力提高到了20000吨。同时,污水处理厂出来的尾水,也由5类水提升到了地表水3类排放标准。“我们还实施了中水回用工程,把污水处理厂出来的尾水再利用,可以用来做园林绿化等。”武当山环保局局长姚万军介绍。

生态修复 打造“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美景

修建一新的火神庙。图通讯员 徐增林

2017年12月7日下午,武当山王家河的水面上,以往成片的网箱不见了,一艘渔船停在岸边。“以前这里都是养鱼的,现在都清理上岸了。”附近的居民介绍。这是丹江口库区清理网箱的一个缩影。2017年8月,武当山成立网箱清理攻坚专班,共清理网箱2万多只,全面完成了网箱清理任务。

2017年,武当山在加大环境整理力度的同时,以“绿满武当”和“生态家园”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修复生态。在剑河流域里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坚决管住斧头、守住山头、护好源头。对流域内裸露的山体、林地“天窗”进行绿化,近几年共在剑河流域兴建水土保持林50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0%,林木绿化率达到85.5%,同时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不断增强全民兴绿、植绿、爱绿、护绿的意识。

武当山以汉十高速武当山段两侧景观林带和316国道两侧景观林带建设为重点,开展交通干道沿线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治理和重点区域植绿活动,消除“天窗”。

“我们始终把流域内荒山、路边、房前庭院等作为重点,加大植树造林、植绿造景力度,积极构建‘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景观。”姚万军说。

环境好了,得实惠最多的还是老百姓。“武当山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其核心也是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姚万军说。在武当山山绿水清的背景下,美丽乡村的建设如火如荼,涌现出了省级生态村、省级生态乡镇。武当山还向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发起了冲击。

在武当山新区的石家庄村,村里可以看到不少的垃圾收集池。“以前垃圾随手丢,房前屋后都是,现在好了,集中起来,有专人来拉走,村里的环境好多了。”村民们高兴地说。

村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新变化。2017年,武当山选聘100余名保洁员,配备10多辆清运车,建成3个垃圾中转站、300多个垃圾收集池,实行“村组保洁收集、乡镇清运压缩、特区转运处理”的垃圾运转模式,做到城乡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这一举措,让美丽乡村更美了,老百姓的笑容更灿烂了。

( 责任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