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早安十堰]城市“钟摆族”:清晨6点起床,公交车上补觉

时间:2017-12-22 10:17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冬日的6点45分,天还没亮,公交站已有不少人。

住在郧阳区、武当山特区,在十堰城区工作,为了工作家庭两不误,他(她)们选择“双城”生活。每天来回数小时,就像座钟下面的钟摆,奔波在路上。家住郧阳区、在城区一汽车销售公司上班的黄晶泉,就是一位“钟摆族”。28岁的他,每天凌晨6点起床,乘坐郧十公交、城区公交,跑一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公司。为了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只能在公交车上补觉。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韩玉砚 图/记者 吕世银

6点准时起床,已不需要闹钟

12月18日凌晨5点多,郧阳区城区的气温只有-1℃。空旷的街道上寒风刺骨,偶尔传来几声环卫工扫地的“唰唰”声。

借着街边昏黄的灯光,记者来到解放路一小区,偌大的小区只有3号楼一扇窗户亮着灯光,想起前一天黄晶泉说的“你直接来就是,亮灯的就是我家”。

6点整,是记者与黄晶泉约好的时间,只见他轻手轻脚地打开房门,用手势示意父母、妻儿都在睡觉,然后来到洗手间。

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把水龙头的水量开得很小。灯光下,黄晶泉连打几个哈欠后,揉揉充满血丝的双眼,用沾满冷水的毛巾擦着脸。“其实有热水,但是用冷水刺激一下,就不那么瞌睡了。”

6点12分,黄晶泉出了门:“今天得抓紧点儿,因为每周一公司要开早会。现在每天6点准时醒。根本不需要闹钟。”

出门没走几步,一阵寒风袭来,黄晶泉连打几个冷战,把衣领往上提提,脑袋往里缩了缩,两手交叉放在腋下继续赶路。这时,街两边已有零星商铺开门营业。黄晶泉苦笑着说:“还好有商家开门了,不然一个人走在街上真有点儿害怕……”

十几分钟后,黄晶泉走进郧十城际公交起点站附近一家面馆,点了一份热干面、一碗粥。

上车后,黄晶泉抓紧时间补觉。

公交车上补觉,路上跑一个多小时

6点45分,夜色尚未褪去,郧十城际公交起点站已有不少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

黄晶泉发现几个熟面孔,彼此寒暄几句后陷入沉默。“天天坐车,经常会碰见,但是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7点,一辆公交车到站,黄晶泉在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一大早坐车上班的好处就是车上有座位,可以打个盹儿,补个觉。”

伴着清脆、悦耳的报站声,郧阳汉江大桥、长岭客运站、郧府薯业等站点一个一个消失在车后。“两年多来,天天往返在这条路上,现在就算不报站,我闭上眼睛也能猜出公交车走到什么地方了。”

黄晶泉告诉记者,刚开始他还会透过车窗欣赏外面的风景,汉江上收网的渔船、路边晨跑的市民……现在,他上车就赶紧戴上耳机补觉。

7点10分,公交车上一片寂静,只有车体的轻微晃动声,黄晶泉双眼紧闭,已进入梦乡。这时,不少乘客都在打盹儿。

约30分钟后,公交车到达郧阳中学站,黄晶泉站起来,用力揉揉眼睛,睡眼惺忪地下车,准备转乘16路公交车到公司。“这个时候的城区公交车比较拥挤,不能奢望有座位。”

几分钟后,一辆满载乘客的16路公交车到站。车门打开,黄晶泉几乎是被后面的乘客推着上了车,拥挤的车厢内寸步难行,他只有用力抓着上方的扶手保持平衡。

约20分钟后,16路公交车到达黄晶泉供职的公司附近公交站,他一边请前面的乘客让路,一边用力往门口挤。走到公司门口,黄晶泉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8点12分,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还好,离公司开会还有18分钟。”

两地奔波成习惯,“双城”生活有苦有乐

这种生活虽然累,但黄晶泉却没觉得有多苦。黄晶泉家有兄弟三人,哥哥在郧西上班,他与弟弟原来在十堰城区共同租房住。随着结婚生子、弟弟在城区买房,他决定做“钟摆族”,回郧阳区跟父母住,每天乘车到城区上班。

黄晶泉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种生活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以前住在十堰城区时,经常有一些推辞不掉的应酬,现在能推的我尽量推,朋友们知道我住得远,也能理解。最明显的变化是,在两个地方都能交到朋友,社交圈子变大了,见识也增加了。”回到郧阳区居住后,黄晶泉跟一些同学、朋友重新建立了联系,有时也会聚一聚。

做为一名“钟摆族”,黄晶泉觉得压力与动力俱在。“比如,有时坐公交车刚到家,单位突然有事必须返回处理,就会有分身无术的无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抓住更好的职场机会,又能方便家人上班、孩子上学,选择“双城”生活。而他们的“双城”生活中,有着各自的缘由,也能感受到或浓或淡的甜蜜与伤感。

( 责任编辑:沈进虎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