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竹“漆”物话:深山割漆56年,让传统产业重放异彩

时间:2017-11-24 10:46    来源:竹溪新闻网  字体:  打印  播报

▲张昌喜头戴斗笠,背着器具,爬上漆树,开始一天的劳作。

◆检验生漆质量。

张昌喜将漆笕嵌在口子下方,等待树漆流入漆笕。

张昌喜在树林里寻找适合割漆的漆树。

张昌喜踩着漆树钉,娴熟地在漆树上切开一个V型刀口。

张晓莲给父亲张昌喜描绘今后漆树产业的发展。

张昌喜在自家门前的竹溪县大木漆产业科普示范基地吃饭。

文/图记者全正 特约记者付延峰 通讯员王艳

竹溪生漆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民国初期。现年70岁的张昌喜14岁随父学艺,割漆至今已有56个年头。

11月2日,记者来到竹溪县泉溪镇双桥铺村,探访割漆匠张昌喜。一早,张昌喜头戴斗笠,背着器具,走进漆树林,开始一天的劳作。

漆树挺拔,割漆久了,人也仿佛有了漆树的品质,张昌喜虽已年入古稀,但腰板硬朗、精神矍铄。寻找到适合割漆的漆树后,张昌喜踩着漆树钉,敏捷地爬上漆树,找准位置切开一个V型刀口,轻轻挑开树皮,快速将用塑料片折叠成的漆笕嵌在口子下方,等待汁液顺着开口缓缓滴入漆笕。“割漆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是有讲究的。割漆的开口不能超过漆树腰围三分之一,否则此树必死。”张昌喜边割漆边说:“一棵漆树上口子需相隔至少80厘米,可交错开口,一个口一年可割20多次,割开的口子三五年后会重新合拢。”

说起多年割漆生涯的危险经历,张昌喜记忆犹新的有两件事。

年轻时的张昌喜血气方刚,自认为割漆技艺娴熟。一次,他爬上一棵高10多米的漆树,脚未踩稳,伸手便割,结果失足从树上摔下,不仅衣服挂烂了,一桶生漆全泼到手臂上,皮掉了好几块,人也在家休养了半个月。张昌喜说:“做事犹做人,要稳重不要轻浮,否则必摔跟头。”

还有一次,张昌喜进山割漆,遇到一棵粗壮漆树,正要爬树割漆,突闻树丛中响声大作,定眼一看,竟是一头成年黑熊,相距自己约十米远。张昌喜屏住呼吸,迅速爬上漆树,冷静观察后发现,黑熊在寻找食物,并未发现自己。他随手摘下树枝扔向远处,黑熊闻声而去,张昌喜在树上待了半个时辰,再无动静后才下树,此时衣服已被冷汗打湿。张昌喜说:“遇到困难不放弃,找到解决之法,这才是人生常态。”

一天天割漆日子把少年变成了老人,也教会了张昌喜做人做事的道理,但割漆路上没人作伴,时间长了使他感到孤单。张昌喜的女儿张晓莲介绍,自2000年以来,父亲栽植了近万棵大木漆树,现有成年漆树6000棵。为了将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活力,自己潜心研究,申报了6项生漆方面实用新型专利,熟练掌握了大木漆树多项繁殖技术。张晓莲拉着父亲的手说:“我还要办割漆技术培训班,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授给年轻人,让割漆人在割漆路上不再孤单。”

( 责任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