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70年前的红卫界牌是个啥模样?

时间:2017-11-22 10:31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从手绘地图可以看出70年前的界牌并不繁华,只有几户居民。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罗毅 图/记者 吕世银 通讯员 杨杰 报道:如今说起红卫界牌,十堰市民都知道,这是一个大社区,人口达数万人。而在70年前,红卫的界牌是个什么模样,界牌这个名字又是怎么得来的?岁月变迁,界牌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82岁的界牌“土著”李久忠在自己的作品《脚印》中记录了界牌当时的模样。

300多年前八亩地李氏族人迁来界牌

界牌,顾名思义,就是分界的地方。解放前,界牌是乡与乡的分界;解放后,界牌是区与区的分界;而现在,界牌是红卫街办和花果街办的分界。界牌又是水域的分界,界牌以西,水向西流,到花果交犟河于黄龙滩入堵河;界牌以东,水向东偏北到六堰交神定河入汉水。

界牌的人居历史应该从张湾区汉江街办八亩地李氏家族的迁入说起。

八亩地李氏家族四世祖李选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李调元,老二叫李调鼎。老大留守八亩地坎子,老二携母迁至界牌,至今已下传至十四代子孙,以此推算,界牌有300多年的人居历史。

解放前,界牌只有二十几户人家,是一个“甲”。界牌人大都住在距界牌垭子两百多米处,真正的垭子上是看不到人家的,太荒凉偏僻了。李姓人口迁至界牌之后,李调鼎的孙子李可祯又迁往袁家沟,再后来又有人迁往桃子沟,界牌成了周边李姓人口的发祥地。

界牌的李姓人口并不多,居住比较分散,只有几家挤在一块,被称为“界牌老屋”。老屋保留了八亩地老屋的基本特征:三间高大的七柱落脚瓦房,中间当堂屋。房内的墙面由两部分组成,底是约1.2米高的灰色砖墙,白灰合缝,砖墙之上为木板装修。房屋外墙是土坯所砌。房柱、檩条、椽子,连同大门、门凳、门槛都是木质坚硬的花柳树所作。老屋依山面水朝南,视野开阔,出行方便,是界牌最宜居的环境。1979年遭火灾重建,2007年拆迁,建成西城佳苑。

界牌的何姓和其它姓氏人口的迁入,都不过百余年。

界牌的何姓人口都是从一山之隔的何家沟迁来的,因为迁来较晚,他们的居住环境便受到自然的限制。桥头上的江家,是界牌的独门独户。解放前夕,界牌还迁进一家姓叶的,人称“叶铜匠”,在路边盖了间草屋,不做铜匠的生意,倒是开了几天饭店。

解放前,界牌人用水主要是靠一口井和一条小溪。老屋的西侧黄连沟口低洼处,打了一口井。井深不过3米多,水质极好。老屋的门前有一小溪,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公路加宽,路旁又盖起高楼大厦,小溪便成了暗沟。2007年,西城佳苑小区建设时,又填埋了那口水井。

二汽落户十堰后,界牌开始大发展

如今的界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社区

界牌人出门,喜欢说“下花果”、“下六堰”,唯独到十堰,得叫“过十堰”。这是因为十堰也有个垭子,叫“十堰垭子”,与界牌垭子平起平坐。这两个垭子,现在就像市区的两个肩膀,一头挑着茅箭区,一头挑着张湾区。

界牌群山环绕,东边偏北有四方山,离界牌只有几公里;南边自东而西有牛头山、中子山,还有“楚方城”之称的老虎寨;西边有青龙山、白马山;东临红庙、东岳庙、五堰庙。

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力主修筑“老白公路”(老河口到陕西白河)。此路穿过界牌,让这里开始了现代历史的发展:界牌人第一次看到汽车,那时候的车不是用油作燃料,而是用木炭用煤作燃料。界牌有一个财神庙,成了热闹的地方。

财神庙坐落在老屋的右前方约20米远的一个山嘴上。一正一横的小屋,面南临水靠山。小庙高约两米,庙前有一不大的场地,侧边有一条“之”字形的小路。正屋敬着财神像,横屋供着“娘娘”像,寄托着李氏家族人旺财茂的美好愿望。

庙前有数米高的悬崖。悬崖的岩石裂缝上,长着一棵合抱粗的花柳树,巨大的树冠,可为财神“遮风挡雨”。树侧又有一碗粗的葛藤,像一条蛟龙攀附大树,相互映衬。春天一树葛花,艳丽而神圣。财神庙是界牌最热闹的地方,逢年过节这里香火不断,鞭炮声声。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车城西路要加宽,不得不把财神庙拆掉。

界牌的真正发展是在1966年二汽落户十堰,东风刃量具厂定址“吕沟”开始。沿着老白公路逐步形成大街,成为十堰城区的西大门。

随着城市建设,许多沟岔消失了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界牌的很多地名不断变化。

最早更名的是“梧柳沟”。这个沟像个扬叉,山坡上除了松树,就是桐子树,沟槽里有杨柳还有梧桐。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建起了“红卫食品厂”,一栋家属楼,一个生猪屠宰场,几个猪栏,于是人们便将“梧柳沟”改为“食品沟”。后来“食品沟”被开发,建成“福星宛小区”,沟的西侧建起“东汽四中”,于是“东汽四中”又成了这条沟的代名词。

笫二个更名的是“刘家沟”。原来沟口住了几户刘姓人家,故称为刘家沟。上世纪六十年代末,102土石方公司搬到这里,刘姓人家迁走了,又建起“东汽红卫医院”,于是 “红卫医院”便替代了“刘家沟”这个名字。

第三个更名的是“井沟”。沟口原有一口深井,故称井沟,后来因东风刃量具厂的建设,“井”填了,沟里沟外家属楼林立,替代这“井沟”的是 “5号”“6号”……,沟就成了“号码簿”。

沟和名一起消失的有两个:一个是“柿子树沟”,沟里种有高大的柿子树很出名,后来东风公司水厂机关建到这里,这沟便没了,“水厂”替代了这里的一切;“桐树沟” 消失得最晚,桐子是界牌过去重要的特产,满山遍野几乎都是桐子树。后来,这里盖起“红果林小区”,沟就彻底消失了。

被人们淡忘的有三条沟:最早淡忘的是“土岭沟”,因山垭上有一土地庙而得名。这沟不深,而且地势偏陡。这里原有一条通往袁家沟的羊肠小道,后来庙没了,小径又被层层楼房封死,这沟便被彻底淡忘了。

“老家沟”也被淡忘了。界牌社区前身还曾叫过“老家沟村”,老家沟是界牌最长的沟。上世纪七十年代,沟里建起十堰市最大的冻库,“冻库”最先替代了“老家沟”。后来又建了“十堰市艺校”,于是“市艺校”就成了“老家沟”的代名词。

还有一条被淡忘的小沟叫“黄连沟”,又叫“黄泉沟”。最早迁住界牌的李姓人口,他们的老祖先就安埋在沟里,所以就命名这里为黄泉沟。后来又因祖坟前有一棵遮天蔽日的黄连树,与沟口对面李家老坟另两棵更大的黄连树遥相映衬,于是有人把黄泉沟改叫“黄连沟”。而今那些粗大的黄连树早已作古,现在黄连沟口建了“佳苑小区”。

曾满山都是桐树和柿子树

界牌山多地少,过去界牌人向土地要粮食,向山要钱花。这里的主要特产是桐油,其次有生漆,还有蚕丝。

解放前,界牌满山遍野都是桐子树。打桐子的时候,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打的打,拣的拣,挑的挑,不几天工夫,那五颜六色的桐子便堆在各家墙角里、屋檐下。隆冬季节是剥桐子的时候,大家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有说有笑地聊天、剥桐子。桐子的油能卖好价钱,油饼又是好肥料。自从二汽在十堰建厂以后,界牌人大多成了产业工人,便不再向山要钱花,一年四季常青的松树逐步取代了桐子树。

柿子是界牌的一大特产,家家户户都种有柿子树。柿子青黄的时候,摘回来,放进坛子里泡上数天,捞出来去皮,又甜又脆。到了八九月间就开始晒柿饼,去皮的金黄色柿子一串串挂在屋檐下,那是一道风景。

界牌的漆树不多,零零散散,多不成林。三伏天是割漆的季节,人们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忍着生漆刺激的异味,弄得不好皮破肉烂,很辛苦。生漆用途极广,卖得上好价线。主要用于油漆家具,油漆过的家具光滑得像镜子,能照出人影。

桑树不多,每家三五棵不等,主要长在房前屋后。桑树的叶子养蚕,枝条上的皮是造纸的好原料。因为桑树种植的数量不多,所以养蚕人并不普遍,年年村里都有那么三五家。

界牌并不盛产棉花,但织布的人家却不少,解放前夕,界牌只有一家没有织布机,这里的布可是远近闻名。解放后,细布渐渐取代家织布,但依然延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此后织布机便成了历史文物。

(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