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十堰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庞大,我市已建起20所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让孩子回“家”

时间:2017-11-04 10:05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提起留守儿童,总给人一种孤单无助的感觉,而在这里,老师像妈妈,同学像兄弟姐妹,每天都有零花钱,上学放学都有人接送,这里不仅有父母般的关爱,还有无尽的欢乐……这里就是十堰大力建设的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争取党政支持、引入市场运营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注入、规范服务标准……近年来,十堰团组织将帮扶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建设作为推进“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着力点。6年间,我市已建起20所带有半公益性、民办非企业型留守儿童托管机构,探索出完善当地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新模式。

竹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的亲情电话。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吴忠斌 通讯员 赵延孛

十堰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

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应势而生

9月27日早晨6点半,天空飘着细雨,天也变得有点凉了,但是11岁的全炜一如既往地准时起床,开始洗漱、吃饭,然后在竹山县天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竹山县宝丰镇施洋小学开始一天的学习。

在天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500多名寄宿学生中,全炜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早在2011年,只有5岁的他就被父母托管到天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这一住,就是6个年头。6年来,天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不仅是他生活、学习的地方,也成了他名符其实的家。

在竹山县溢水镇,11岁的胡萌萌和9岁的弟弟胡雨晨也被父母托管在天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中午一放学,姐弟俩就飞奔到离学校不足百米的托管中心吃午饭。“在这里我有十多个好朋友,不像以前在家里,没人陪我们玩,爸妈还天天吵。”胡萌萌边吃饭边说。

9月27日下午5点,在郧阳区柳陂镇崇德留守儿童关爱家园里,40多位留守儿童在老师带领下或学习或画画或打着乒乓球。这里没有留守儿童常见的孤单无助,有的是一片片的欢声笑语……

而这些,正是团市委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奋力精准扶贫”行动结出的累累硕果。

“目前,我市外出务工人员有72万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众多。关注关爱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已成为各级共青团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团市委书记武小凯告诉记者,这两年,共青团十堰市委启动“关爱留守儿童,奋力精准扶贫”行动,聚焦建档立卡的6—8周岁贫困留守儿童,精准施策出硬招、精准推进下真功、精准脱贫见实效,开展了系列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据了解,在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团市委锁定重点关爱贫困留守儿童13029名,开展“双结双促”帮扶活动。“双结”即基层团组织或社会扶贫志愿者队伍与贫困村结对、基层团组织成员或社会扶贫志愿者队伍成员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双促”即促贫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促贫困留守儿童家庭增收致富。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充分运用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青年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发动各级团干、青联委员、青年志愿者、青年企业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社会爱心人士等力量,为贫困留守儿童提供教育关爱、精神慰藉、助学帮困、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

武小凯介绍,团市委按照重点推进,覆盖全市总体要求,在竹山县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等10个已建成的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基础上,重点推进郧西县六郎乡、张湾区柏林镇等重点乡镇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建设。目前,张湾区柏林镇留守儿童托管中心、郧阳区柳陂镇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丹江口市官山镇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茅箭区火车站星湖湾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关爱留守儿童近2000人。

全城招募“城市合伙人”

解决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建设难题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都在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团市委积极推动爱心企业家将关爱留守儿童与自主创业有机结合,既为地方政府解决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也为自己开创了创业新天地。而当地共青团组织既借助托管中心发展了关爱留守儿童阵地建设,又打造了青年创业和新社会青年组织典型。

竹山县天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创建人王太祥是将关爱留守儿童与自主创业完美结合的典范。

王太祥是竹山县得胜镇人,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校学习期间,王太祥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创立的培训机构受到不少家长和学生的欢迎。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太祥了解到家乡竹山留守儿童的一些详细情况:全县小学、初中在校学生33549名,留守儿童就有11188名,占学生总数的33.3%。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就占了80%。

看着这些数字,王太祥左思右想,最终决定结合自己多年办学的经验,创办一所留守儿童托管学校。2012年春季,宝丰天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正式开学,当时接收学生30多人。在托管中心,老师们与留守儿童结对,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同活动,既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又辅导孩子们的学习,还为年幼的学生洗脸、梳头,担当起教师、父母、保姆的三重角色,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快乐成长默默奉献。

为打造出农村留守儿童托管的“竹山模式”,王太祥先后投资300余万元用于学校建设。目前,竹山县天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已在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秦古、得胜、大庙等10个乡镇建立了分校。

“我要把托管中心办成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留守儿童管理的示范窗口。”王太祥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在十堰倾心关注留守儿童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远不止王太祥一人。

郧阳区柳陂镇崇德留守儿童关爱家园就是由十堰市青年创业协会副会长陈玉林投资而建。陈玉林是郧西县涧池乡人,2003年退伍后先打工后创业。2016年8月,热衷公益事业的他毅然投资50余万元在柳陂镇建起这家为留守儿童服务的非盈利性机构。崇德留守儿童关爱家园主要采取集中托管和分散帮助相结合的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食宿、校外教育监护、亲情互动、心理抚慰、学习辅导、特长培训等方面服务,长期集中托管43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留守儿童,已辐射柳陂镇五角岭小学和垭子小学留守儿童100名。

出生于黄冈,成长于十堰的爱心企业家罗文灿积极响应团市委的号召,去年12月投资50余万元,在丹江口市官山镇建立育霖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目前已累计服务留守儿童100余人次。

作为非盈利性机构的留守儿童托管中心,面临的最大困扰就是资金问题。微薄的托管费和巨大的开支一直是这些爱心人士头痛的事情。

“一个小孩一个月只收300元左右的托管费,我们托管中心每月都要亏损一万多元。”罗文灿说,为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们付出再多也值得。

武小凯告诉记者,我市通过发动青创会会员,募集社会资本500万元筹备成立“十堰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解决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建设资金难题;结合全市青创工程,通过发动全市共青团组织优势、市青年创业促进会会员优势,全城招募“城市合伙人”,解决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建设负责人难题。目前,前期招募20名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创办合伙人已经完成,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发展长效机制。

精准施策关爱帮扶

奋力实现四个目标

针对贫困留守儿童课外无人看护的问题,团市委积极整合政府、社会资源,持续加强服务实体建设。一方面依托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加大“希望家园”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成158个,力争2018年前实现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贫困村全部建立“希望家园”;另一方面,鼓励社会投资建设乡镇一级高标准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心理咨询和安全自护等培训服务。

以“希望工程”为桥梁,引导公益扶贫重心精准下移。团市委连续15年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累计募集资金1864.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261人。争取希望小学改扩建项目155个,筹款超过2400万元。2016年,市本级筹集善款320万余元,帮助476名贫困学子获得资助。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希望工程工作自1992年正式启动以来,累计募集资金5620余万元、结对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4万余人。大量社会资金和物资的定向投入,为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权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筑牢脱贫攻坚智力基础做出了积极贡献。

团市委依托产业扶贫,支持引导青年投身本地优势产业实现自主创业。加强技能培训,与市农业局共同启动“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现代农场主培育工程”,与市人社局合作开办“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着力培育本土青年创业精英,推动由共青团“输血”向贫困青年“造血”转变。通过持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计划”、“田园小康·精准扶贫”项目,连续四年举办覆盖市、县两级的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各口径项目资金向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对象倾斜。近三年,十堰共青团已累计扶持青年创业项目350余个,投入各级资金600余万元,为促进贫困留守儿童家庭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针对我市农村中小学校食堂普遍存在的条件落后、设施陈旧、卫生环境差的问题,2013年4月起,团市委全面启动希望厨房项目,以社会化筹资方式整合社会资金1700.5万元,按照3万元/个的标准,为全市符合条件的458所农村中小学校建设配备标准化厨房,系统解决了13万偏远山区贫困家庭子女就餐难和营养不良的问题。

武小凯说,下一步,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将通过3年的努力,奋力实现四个100%目标:全市贫困留守儿童家庭脱贫率100%;贫困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困境救助等帮扶率100%;留守儿童权益侵害申诉案件受理率100%;贫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覆盖率100%,使贫困的留守儿童普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成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 责任编辑:侯爽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