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竹溪惊现大型天然奇石群落

时间:2017-09-18 09:10    来源:微竹溪  字体:  打印  播报

(文/孟正圣  图/温大树)竹溪县东部乡镇兵营,地处“两竹”(竹溪、竹山)交界处,距县城53公里,东邻竹山官渡、西与县河镇接壤、南与汇湾天宝相交、北与新洲相连。相传北宋年间,女将穆桂英在抵抗辽兵外侵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摆兵布阵,留下拴马桩、跑马场和饮水槽等遗迹,是古代屯兵之地,故名兵营。

令牌石、迷魂阵、石船山,营盘院,仁和寨,一个小小的顺风雨村,竟有这么多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这真是让人兴奋、着迷的事。我们穿过历史的迷雾和战争的烟尘,在莽莽的丛林荆棘中,发现了令牌石、石船山等大型天然奇石群落的旷世景观,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惊天之美。

 

一柱擎天令牌石兵营镇仁和寨到天池垭一带,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如果以天池垭为圆点,从天池垭到石船山画一条直线的话,那么它们之间就够成了45度的夹角。兵营顺风雨村就坐落在这个夹角的山谷地带上,山清水秀,温暖而惬意。令牌石,就高高矗立在大尖山山腰的天池垭上。天池垭有一块方桌大小的池塘,承天露为池,终年不枯。

 

初秋的一场连绵的连阴雨之后,晴空如洗,纤尘不染,我们驱车来到天池垭,把车子停在山垭上。在县委机关杂志社包村工作队和村主任的带领下,钻进树扒,村主任和驻村小伙子拿着弯刀,在前面砍着荆棘灌木,我们紧跟其后。没过多久,令牌石就气势轩昂地矗立在我们面前。有一种强大的气场,让我们感到生命力的顽强与震撼。它顶端为弧形,下端为长条形,上圆下方,果如令牌一样。有几十米高,遗世独立,旁无所依,突兀高耸,直插云霄。雨后初晴的天气格外给力,碧蓝碧蓝的晴空,银白色的云朵悠悠,让人心旷神怡。绕过几簇篁竹,攀援而上,坐在令牌石旁边上面的小树林里,天池垭以外银杏、登高两地,公路蜿蜒如带,烟村如画,晴岚沟壑,苍山莽莽。再看令牌石,斜指苍穹,有排山倒海之势,对面群山为之起伏呼应,蓝天为之张幕,祥云为之飘舞。

 

令牌石对面是天池垭上面的群山沟壑,这是传说穆桂英当年布下的迷魂阵。一百个生人进去,得有九十九个迷失方向,即使是青天白日,你也出不来。这个迷魂阵已有千年历史,至今仍然使人犯迷糊。当年辽兵向南进犯,准备占领大宋江山。穆桂英奉旨挂帅,率领杨家众将和兵营所屯之兵,分二十六路,前八路走明八卦,后八路走暗八卦,左五路走阳五行,右五路走阴五行进驻迷魂阵。这座阵不仅暗藏了各种阵法的奥妙,而且揉进了阴曹地府里的种种玄机。不要说普通人,就是鬼神也得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

据说,迷魂阵刚刚布好,大队追兵就像潮水一样涌过来。穆桂英抽出令牌,命令丈夫杨宗保带领亲兵,且战且走,诱敌深入。辽兵进入阵内,个个感到天旋地转,不辨东西南北。只有几盏茶的功夫,几十万辽兵都被穆桂英的精兵强将杀得片甲不留。

因为此场战役,穆桂英杀戮太重,上苍责罚她,收了她的令牌,就地化作了一柱擎天的石峰,这就是令牌石的来历。

拨云见月石船山也许是这方山水的灵异,也许是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先民们的奇伟想象给这方山水留下太多的神秘浪漫色彩。石船山,就是最具有神话色彩的神山。

当地居民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山上有一条石船,石船边有石鼓石锣,还有两个撑船的人,一男一女。石船四周的山上有九个灯盏窝,灯盏窝里有九盏灯。看来这是一条玩龙灯的彩船。有一天,下大雨,山沟里长满了水,男的看看时机到了就喊女的走。女的还在梳头,说等会再走。住在不远银杏寺的大和尚知道了天有异象,立即敲起木鱼,念经诵佛。之后就雷声大作,忽然一声霹雳,男的下巴打掉,正在梳头的女人簪背被打落。所以船和人都没有走成,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个神话故事,不管真假都能勾起人们好奇的心理,至少山上有石船、石鼓石锣和石人是真的。驻村工作队很想探个究竟,但是大山莽莽,不知何处,于是就四处打听,也只能确定一个大致方位。在当地人的帮助下,他们拿着砍柴刀,拄着树棍,漫山遍野地找起来。一次,两次……胳膊上,脸上划破了不少,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石船。这些情况,我是后来知道的。一直到我跟大树坐到车上,他们才告诉我。心想这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发现,不然他们不会下大海捞针的功夫。

 

雨后初晴的森林格外潮湿,我们拄着树棍,攀爬在营盘院上面的一片树林里,黑色腐植质的泥土上满是落叶,随时可以看到坠落在荒径上的野核桃,树枝藤蔓上挂着猪腰子形状的八月柞,微黄中透着殷红,清凉的空气中,有一股特有的潮湿的森林气息。

 

走出这片森林,来到山垭,山垭上是小树林和灌木丛,从山垭沿山脊而上,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右前方有耸立的奇石群落,高翘出林木之上,如金蟾望月,其他若隐若现地掩映在丛林之中。我们一行人都很兴奋,不知不觉加快了步伐,从山腰直插过去,奔向奇石群落。

 

这是怎样的一个奇石群落啊,像有几层楼高的假山,远处眺望如金蟾望月,近处观看如神龟出海,你看它龟首坚硬而又倔强地斜伸着,龟背厚实而又硕大,在莽莽苍山与蓝天之间,成45度夹角,腾空欲跃。

 

 

 

石船,就在这个奇石群落。我们绕到后面,来到石坎下,只见一船,大概有十几米长,几米高,大约有一两百吨重,飞空而来。船头高昂,雷霆万钧,大有乘风破浪之势。船底成锥形,中线分明,纹理可见。船尾压得很低,很沉。整条船,就像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上劈浪而行的巨轮;又像一尾鲸鱼,掠空而飞。是的,它是一条飞船,整个儿悬在空中,只有船底两边被石头卡住,船底下面通透敞亮,可以容得下十几个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整个奇石群落,大体是东西走向,而石船是南北向,给我们的感觉它不是和整个奇石群落一体的,而是在或航行或飞跃的过程中,被卡住在两块石头之间的。它的飞动之势,瞬间定格在这里了。我们翻上石坎,穿过石船底部,从支撑石船的石头间隙里钻出来,攀越到石船上面。这个奇石群落仿佛就在我们脚下了,但是前面的龟峰和龟首是不敢逾越的。山上不远的地方,有昂首前突的两小座山石,一前一后地重叠着,活脱脱的是一对恩爱的金蟾。下边一点,是一只小心翼翼,略带一点惊恐、慢慢探出头的乌龟。旁边,有一对石鼓石锣,用石头敲击,分别能发出锣与鼓的声音。特别是石锣,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象。背面看,是一面锣,从顶上看像眼镜蛇昂起的头部,正面看,又是一头长鼻垂地的小象。

 

在奇石群落的左前方不远处,有两个石人,这就是传说中的撑船夫妻,站在背后看,头上的簪背果然被雷打落,斜落在颈肩之上。经千年风霜,头发和簪背都变得花白。当你站在她背后苍苔斑斑的怪石上看,她像一个会变脸的魔术高手,瞬间就变成了一头端然而坐的大猩猩。

 

 

整个奇石群落地带,有大的奇石群落,有岩屋、洞穴,也有小的石林小品,怪石嶙峋,形态各异,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情态意趣,真是神工不能雕其形,鬼斧不能琢其志。

 

欣赏完整个奇石群落,心里是满满的激动与喜悦。在村主任的指点下,我们果然看到了四周山野里的几个不大不小的平趟,这就是传说中的灯盏窝。向晚的夕阳,给山林披上金色的阳光,极目远眺,青山巍巍,排闼而来,仿佛沧海中激起的猎猎波涛,我们站在石船上,仿佛就要向着蔚蓝的天空,在沧海碧波中乘风破浪……

 

蓬山此去无多路夕阳的余晖照在石船山上,格外迷人,我们要下山的时候,回望山巅,树木掩映之间,又发现一处斜插云霄的奇石,下面隐隐约约是嶙峋的怪石,这一定又是一处奇石群落。我们没有时间去探访了。但是,我们敢断定,这座山上一定有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奇石群落,没想到一座石船山竟有这么多的奇石异趣,鬼斧神工,各具情态。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完美的画;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想,它都是不同的奇珍异兽,这无疑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上赏赐与馈赠。

 

可以说,石船山是一座神山,更是一座金山。首先,它具有奇石群落的奇、趣特质,这一点,在这里特别明显,是震撼人心、独一无二的。在大力提倡全域旅游,一乡一品的今天,它具有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品质。这才是做旅游的本质内核,它能够形成区别于任何地方和景区的旅游新概念。

 

其次,相对其他地方,它体量大,资源丰富,有景区开发的价值。石船山,我们所到的地方,其规模和体量已经初具相当规模,听当地老人讲,我们看到而没有探访的地方,有更大规模、更大体量的天然奇石群落。再加,从这个地方上山顶,下去就是天池垭,距令牌石,只有几里路,容易形成相对完整的旅游景区。而且据县城只有五十多公里,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再次,它不仅有鬼斧神工的天然之景,还有传奇浪漫的神话故事,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令牌石的传奇故事,石船山的神话传说,无疑给旅游插上走出深山,走向世界的翅膀。文化是景区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景区就是没有翅膀的鸟。这里得天独厚,神形兼备,名胜天成。

 

最后,这里的奇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像蜂子朝王一样都指向一个方向。如果把令牌石联系起来,好像军令一发,犹如千军万马,所向披靡。这是一个独特的地质之谜,能极大的满足人们探知欲望。好的景区就像诗歌或者绘画作品,有留白,总能激发人们的想象。

 

我们穿过岁月的烟尘,在莽莽的深山中,蓦然回首之间,令牌石、天然奇石群落的旷世景观乍然惊现,犹如石破天惊。我想它由养在深闺人未识,必将盛装而出,惊艳天下。

( 责任编辑:鲁巍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